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及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对此,早在1982年WHO就把“老年人健康”作为该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中医学基于整体医学的特点,若能充分利用其防治疾病及其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则能够较好地适应老年人生活和生存质量的要求。”因此,弘扬我国传统医学,发展中医老年保健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许多老年保健方法,是否已被现代人所熟知,是否仍适合于当今人类的健康需求,能否利用这些理论资源,解决当今人类的健康问题,如老年人长寿而不健康的等问题。由于历代相关著作及内容浩如烟海,繁杂而散乱,目前对古代文献中有关老年保健的方法等还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对历代医家关于衰老的机理、原因、表现、预防等缺乏全面的认识,给现代老年保健与养生的研读与借鉴带来不便。本课题以中医养生与老年保健作为切入点,对古代文献中关于老年保健资料进行较为系统的查阅、总结、分析等,旨在传承祖国文化,为现代老年保健防病、抗衰延年提供实用资料,并为丰富中医老年保健学的内容,形成新的学科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根据中医老年保健学的发展历史,上溯先秦,下至明清,在认真研读古医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性著作及养生家,特别是在老年保健学方面有所发明、有所创见的特色理论和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从纷纭繁杂的文献资料中理出老年保健学的发展轮廓,对有关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整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老年保健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份独具特色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人长期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中医老年保健又称寿亲养老,侧重对衰老及其长寿的研究。有关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为中医老年保健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至汉唐时期,出现了不少养生家,以及有关养生、老年病的专论、专著,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老年保健学;至两宋金元时期,是中医老年保健学的形成时期,其标志是出现了《养老奉亲书》等老年医学专著;至明清时期,先后涌现了很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养生理论,如张景岳提出“中兴论”、“治形论”,赵献可提出老年当保养“命名之火”的论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老年保健学内容,可以说明清是老年保健学的完善时期。纵观中医老年保健学的发展史,从理论体系的探索到形成,保健经验及其方法的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中医现代化如虎添翼,发生了历史性转化。表现在相关论著如雨后春笋,有关研究揭示了衰老的机理,为寻找延缓衰老的对策带来了曙光。如衰老因于自由基的损害,而大量研究认为人参、灵芝、杞子、首乌等中药,还有金匮肾气丸、清宫寿桃丸、还精煎等传统方剂,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和降低体内LPO水平的作用,这种降低自由基反应,对于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果说20世纪是人类追求延长生命的时期,那么2l世纪将是人类提高生存质量的时期,历史赋予我们更大责任,在已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传承,进一步开拓与创新,研究与提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特别是老年入的保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