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反思与艺术的回应——从尼采的酒神观看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理念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传统的艺术而言,现代西方艺术之所以变得如此的难以理解,是由于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的心灵处境和审美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所致。因此,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所认识,就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转变的原因及其实质。而尼采的酒神观,可以说是现代西方人的心灵处境和审美理念的理性表达,通过它可以使我们清楚看到:由于传统理性主义的种种弊端,人们走向了张扬个体生命的非理性道路;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导致了传统信仰的崩溃而又无家可归,因此染上了悲剧性色彩;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应有的慰藉,便转而探索人生和宇宙万物的形而上意义。可见,张扬个体生命的非理性意识,渲染社会人生的悲剧性色彩和探索宇宙万物的形而上意义,也就成了现代西方人心灵处境和审美理念的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不但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还既是现代西方人的心理特征,又是尼采酒神观的基本特征,更是西方审美理念的基本特征。若能以此出发,一度令人难以理解的现代西方艺术就可迎刃而解了。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史前玉器作为研究个案,其意图在于不仅要在学术形态上走出哲学美学研究的观念范式,而且要从审美观念史的角度探讨中国早期审美意识的起源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写作思路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也在不断地频繁流动,这使得当代社会的家庭构成与传统社会有所不同,以血缘为基础的父子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被逐渐削弱,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首要地
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伦理学家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展开对传统伦理观的批判,在反思人类施加于自然的各种主体性的实
叶适的分权观形成于“集权”思潮盛行的南宋时期,他对于分权的认识主要包括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和形而下的制度设计。他认为国家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长期奉行的“集权”
“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指的是执政权力主体和客体的内在关系,即政治权力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时得到社会和民众认可的问题,是政治统治的“合理性”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