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广告作为商品信息的媒介已经渗透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重要的商业广告之一,食品广告语言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广告商通过广告语言达成与潜在消费者的互动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通过研究食品广告语言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来了解广告商是如何通过广告语言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流并说服他们来采取行动购买商品。人际功能,作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是人们通过言语交流以此来建立和维护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影响他人的行为。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汉语食品广告语中主要有哪些语气类型以及它们的话语功能是什么?2)汉语食品广告语中有哪些情态表达?3)在汉语食品广告语中,人称系统是如何帮助实现人际意义的?本文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框架,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这三方面对收集到的120条汉语食品广告语运用了UAM Corpus Tool得到了有效的数据并分析了其人际意义的实现。其中,广告语料的收集都是来自电视广告以及官方网站且仅从语言层面分析。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汉语食品广告语言在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所体现的人际意义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语气系统方面,汉语食品广告语言主要使用陈述语气,其次是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多采用陈述语气是为了将产品的详细信息告知消费者,而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则多是为了吸引,敦促消费者采取行动购买产品。(2)在情态系统方面,汉语食品广告语言主要使用可能性情态和倾向型情态表达。这两种情态表达都被广告商结合消费者的心理接受程度巧妙使用来表达对其产品的信心,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同时,在汉语食品广告语言中,广告商也多使用中低值的情态表达来突出产品的优势以及广告对消费者的低强制性和客观性,体现了一定的礼貌性。(3)在人称系统方面,汉语食品广告语言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而第三人称很少使用。第一人称的使用频率最高是因为通过使用第一人称使得广告商把自己也纳入了消费者群体,表明广告商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广告中的观点购买产品。第二人称的使用能拉近广告商和消费者的距离,让双方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增加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可能性。第三人称则更多的是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增添了广告的生动形象。恰当的广告语言可以拉近广告商和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希望本文可以对消费者提供一些购物启示以及对广告商撰写的产品广告语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为系统功能语法的应用拓宽研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