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常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1986年,台湾首次报道了一种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患者多部位脓肿,并将其定义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此后,由hvKP导致的获得性侵袭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肝脓肿(PLA),使患者的健康遭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在亚裔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须引起足够重视。与经典的肺炎克雷伯菌(cKP)相比,hvKP具有高黏液型菌落、独特的荚膜血清型、携带毒力相关基因等特征。因此,本研究对本院hvKP的血清型分布及流行趋势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分析其耐药性、毒力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收集分离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各种侵袭性感染患者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共369株。应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所有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拉丝试验检测菌株高黏液表型。采用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和17种毒力相关基因(ybtA、ureA、uge、wabG、ycfM、entB、iutA、vatD、magA、fimH、mrkD、aerobactin、iroN、kfuB、rmpA、wcaG和alls);应用多位点基因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序列分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6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84株为拉丝试验阳性,判断为 hvKP,检出率为22.8%,其中45.2%与PLA相关。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41-50岁的男性患者、PLA、糖尿病和高血压是hv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K2型菌株检出36株(42.9%,36/84),是最常见的荚膜血清型;其次是K1型菌株(23.8%,20/84)。75.0%的K1型菌株与PLA相关,而K2型菌株与多种类型的侵袭性感染相关。在hvKP菌株中iutA、mrkD、aerobactin、iroN和rmp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经典肺炎克雷伯菌(P<0.05)。magA、ybtA、alls和wcaG与K1型菌株有显著相关性;而mrkD与K2型菌株显著相关。mrkD仅在hvKP菌株(32.1%,27/84)和K2型菌株(65.9%,27/41)中检测到。所有K1/K2型菌株和cKP菌株均为rmpA阳性。95.0%的K1型菌株和97.5%K2型菌株中检测到气杆菌素(aerobactin)。在69株K1、K2、K5、K20和K57型菌株中共检测到21种ST型,其中ST23是最常见的类型(27.5%,19/69),并且均为K1荚膜血清型。其次是ST65(26.1%,18/69),均为K2型。ST23-K1型菌株(84.2%,16/19)与PLA密切相关,而ST65-K2型菌株与多种类型的感染相关。PFGE结果显示84株hvKP菌株的同源性分析是多样化的。只有5个克隆群具有超过70%的相似性,且含有3株以上菌。这5个克隆群一共只含有35株菌(41.7%,35/84)。 结论:发现高血压和41-50岁的男性患者是hvKP引起侵袭性感染的危险因素。K2型菌株中ST型的组成比K1型菌株更多样化。K1/K2型菌株具有毒力相关基因的特定基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