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MapGIS6.7建立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数据库,使用时序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研究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子;通过紧密度、聚集度、连结度指数等分析流域资源的空间形态;运用引力模型等探讨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优化与调控。结果表明:(1)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可分为起步期(1990年以前)、成长期(1990年-1998年)、发展期(1998年-2008年)。起步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在中游桂林城区地带,新开发数量较少;成长期新开发数量点增长快,但质量低:发展期以漓江流域上游和下游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上游合计新增开发景点数量是1990年以前的10倍,下游阳朔新增景点数量是1990年的4.62倍,而中游桂林城区段呈现下降趋势,至2008年,全流域开发数量是1990年以前的1.88倍。(2)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形态紧密度C=0.42、最近邻比率Rn=0.9375,表明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紧凑度较低,总体呈弱集聚分布,中上游为均匀分布(Rn=1.484)而下游呈集聚型分布(Rn=0.441);连结度β=1.592、r=0.539显示旅游资源之间连结度不高、道路通达度中等,未能形成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点、线缓冲分析表明,51.2%旅游资源集中在以城镇为中心的5km范围内,国道两侧2km线缓冲区旅游资源占流域总量的74.4%,桂林-阳朔段为资源密集分布区。地域结构上,漓江上游资源开发力度稍逊于下游,中游开发质量最高,其次是上游。空间结构演变过程表现出资源开发围绕城镇沿国道线两侧推进的点-轴发展为主圈层开发为辅的复合型开发格局,开发方式仍属资源依赖型,同类型资源开发竞争激烈。44个因子贡献度分析表明:影响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的4个关键因子为:资源价值0.1185、交通位置0.1181、资源类型0.0807、资源分布0.0774。(3)资源的集聚与扩散、政策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利共生与竞争是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根据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和结合存在问题,构建了一个中心,两翼展开、三类保护地、四个发展轴、三个联动网的网络型优化体系。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特征、演变规律、驱动机制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我国其他生态旅游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