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收支是反映国际间经济往来和交易流量最科学、最完整的记录,国际收支平衡也成为了分析一国国民经济状况的重要环节。一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会对其利率、汇率、贸易、财政、外汇管理和对外投资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让我们了解并掌握国内外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情况以及相互影响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中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其它国际机构的要求,定期公布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资料,一方面可以让国际社会观察和评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另一方面也为国际信用评定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我国进行风险信用评级提供了重要依据,便于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筹集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2年-1993年国际收支相对平衡;第二个阶段,1994年-2011年国际收支“双顺差”阶段;第三个阶段,2012年-2019年国际收支顺逆差交替阶段。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在总体上应该是平衡的,但是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结构,中国的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同时出现顺差,即“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1987年中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第一个“双顺差”,1999年至2011年,中国的“双顺差”国际收支持续了13年,截止到2019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出现“双顺差”多达21次。2012年至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的新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国际收支将从“双顺差”模式向“经常账户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逆差”的平衡模式发展。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复苏缓慢,流动性收缩,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即“新常态”。在经济形势“新常态”背景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保增长、调结构等内部经济调控成为了首要任务。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交织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了较大冲击,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自2012年开始已逐渐消失。近几年,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下的货物贸易的顺差额不断下降,服务贸易的逆差额不断上升,中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将会呈现出顺差逐渐收窄的变化;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以及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变化将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国际收支失衡、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本文以“中国国际收支变化影响因素研究”为题,着重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各主要项目的变化情况,总结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加以验证,提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中国国际收支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传统的国际收支生命周期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形无法用该理论来解释,因此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化的研究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国际收支发展的几个阶段,分析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加以验证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基于本国的特殊情况,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人民币汇率三个因素对中国国际收支造成的影响。该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归纳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的经验;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中国国际收支概述,主要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三个阶段;总结并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主要因素,本部分重点分析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别讨论对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构建VAR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汇率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指数作为经济增长因素指标,选取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实际增长指数作为产业结构因素,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作为汇率因素,选取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作为国际收支变化指标。第五部分是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结合理论与现实,提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