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水浒传》传播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作为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学界对其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仍有很多领域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传播这一特定的角度,运用西方传播学理论,从传播动因、传播方式、传播影响等方面描述明清时期《水浒传》传播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勾勒出明清时期《水浒传》传播的概貌,以期对明清时期英雄传奇小说的传播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总结。除引言外,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时期《水浒传》广泛传播的动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从统治阶级对《水浒传》的双重文化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壮大、印刷术的进步和印刷业的发展、读者对《水浒传》的不同阅读期待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内因主要从深受喜爱的英雄传奇故事、《水浒传》的语言艺术、各有面目的人物塑造、以及尚史传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水浒传》文本传播。明清时期《水浒传》多种文本多种版本同时传播。这既反映了这部小说的原创推动力来自下层,众多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纷纷参与创作,又反映了传播推动刊刻的情况,作品传播越好,新的文本和新的版本出现越多。小说中的评点和插图对《水浒传》文本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水浒传》文本的传播有三种主要途径,即刊刻与销售、借阅誊录、小说租赁,这三种途径凭借自身的优势促进了《水浒传》文本的广泛传播。第三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水浒”戏曲传播。明清时期“水浒戏”具有丰富的形态,大部分“水浒戏”与《水浒传》小说紧密关联。少数“水浒戏”是否有独立发展轨迹还存在争议,本文一并研究。明清杂剧、传奇、京剧及地方戏中都有大量的“水浒戏”,表演形态也很丰富,除全本戏外,还有连台本戏以及大量折子戏演出。借助戏曲舞台演出的优势,“水浒戏”扩大了接受者的范围,促进了《水浒传》文本的广泛传播。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时期《水浒传》曲艺传播。首先,对有关《水浒传》的评书、评话、鼓词、弹词、山东快书等水浒说唱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扬州评话《武松》与《水浒传》文本的对照,指出水浒故事曲艺实际上是对《水浒传》的一种重新创造,《水浒传》在曲艺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新的风貌。另外,水浒故事曲艺传播拥有广泛的接受者,极大地促进了小说的传播。第五章,着重论述明清时期《水浒传》传播的影响。分别从《水浒传》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在小说创作方面,水浒续书、侠义小说、英雄传奇及其他小说的创作都受到《水浒传》的影响;在社会生活方面,《水浒传》不仅成为农民起义军的兵书战策,而且影响了大众娱乐生活。另外,《水浒传》中的“义气”也对民众生活产生了影响。
其他文献
配电网规划,是所在供电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针对乌兰浩特城区的具体建设情况,选取乌兰浩特城区配
文章以“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研究为重点,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方式3个方面进行研究,旨意在进一步加强“
工伤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之一,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关键契合点是工伤预防。工伤预防功能发挥的作用越大,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而我国
利用激光刻章机雕刻、光敏印章机制印伪造印章印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仿真程度较高的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鉴定实践表明,这类伪造印章印文趋于专业化、技术化,且伪造的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他深通音律、擅长吹萧弹琴且精通乐理、能配词填曲,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的自度曲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既充分体现了他清幽淡雅,孤寂高洁的曲风和
自联合国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热潮,我国政府、学术界以及社会大众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都予以了高度重视,相关的科研工作逐年增加
水稻是我国粮食的“硬通货”,全国65%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85%以上的稻米是作为口粮消费,在我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总量中,稻谷年消费量达3500亿斤,水稻产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到1
本文借用西方传播学理论,对《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过程作了一番梳理。即从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影响)六个方面来审视这部小说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我省东部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企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全面落实省委政法委《关于全省政法机关为企业
文章首先阐述了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几大文化因素,分别是文化习俗差异,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差异,以及思维方式差异;接着介绍商务翻译常用译法,以提升商务贸易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