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干预时间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r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随访问卷填写,对搜集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现代医学特征、中医学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期以统计学方法寻找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因素,探寻中医中药的最佳干预时间及最佳干预时长。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排纳指标纳入2012年01月01日至2017年01月01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治疗患者93例。对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信息采集和记录。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状态、中医情况、治疗情况、中药治疗暴露时长、中药干预空白时长、无病生存期等,对此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以KM法绘制生存曲线,进行COX回归分析寻找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探寻中医中药的最佳干预时间及最佳干预时长。结果:1.一般基本资料分布描述:接受中医中药治疗、无病生存期1年以上的患者,其特征主要为:(1)一般情况:女性,手术年龄≤60岁,有吸烟史,无家族史;(2)现代医学特征:病理学诊断为肺腺癌,原发位置为周围型、TNM分期中N分期为0期、TNM分期为Ⅰ期。(3)中医学特征:初次就诊以咳嗽、乏力、胸闷为主诉,中医证候要素为气虚证或阴虚证,中药干预空白期≤6个月,干预时长≤12个月。2.通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原发部位、病理分期、干预空白、干预时长、中医证候要素为对DFS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而通过估算平均DFS及组间两两比较可以大致勾勒出通过中医中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优势人群:女性,无家族史,无吸烟史,原发部位为周围型,病理分期为Ⅰ期,规范治疗后6个月内开始进行中医中药治疗,并持续12个月以上,中医证候要素为气虚证或阴虚证患者。3.进行COX回归分析认为:无家族史,无吸烟史,病理分期为Ⅰ期或Ⅱ期,接受中医中药治疗>24个月,中医症候要素为气虚型或阴虚型,且在西医规范治疗后尽早进行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可以延长DFS时长,获得较大的治疗获益。结论:1.通过单因素分析认为性别、家族史、吸烟史、原发部位、病理分期、干预空白、干预时长、中医证候要素为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患者DFS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2.通过COX回归分析认为无家族史,无吸烟史,病理分期为Ⅰ期或Ⅱ期,中医症候要素为气虚证或阴虚证人群可以在中医中药治疗中获得较大的治疗获益。3.中医中药治疗应在患者接受规范化西医治疗后今早进行,且接受中药治疗时间应>24个月为宜。
其他文献
陆费逵一生驰骋近代中国出版界近四十载,出任《教育杂志》主编,创办中华书局,刊行《中华教育界》,出版教科书、教育图书等,充分显示其竭力沟通教育与出版、以出版促进教育的
目的:建立NOD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模型,基于正交设计探讨虎杖、乳香中的有效成分——大黄素、虎杖苷、乳香挥发油配伍使用对NOD小
目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cute large vascular occlusive stroke,ALVOS)早期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术后即刻非增强头颅CT(non-contrast CT,NCCT)扫描普
在公元七世纪中叶,吞弥·桑布扎创造了藏文字。使吐蕃古代语言文字得到了统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民族生活区域的变化,产生了所在区域特有的方言,因此语言文字相对有了应用上的不同。在论文《藏文下加字“(?)”的字形,字音以及文法功能考释》中以敦煌藏文文献为例,用科学的论证方法阐述了下加字“(?)”在藏语中的难题及问题。第一章,简单介绍了下加字“(?)”的字形,读音及文法结构。下加字“(?)”在前弘法时期的
第一部分MiR-31在SH-SY5Y细胞中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背景与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加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PD的病因不明确且无法根本治愈。本研
目的:帕金森病(PD)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与此同时,PD患者可能并发心肌缺血的风险也逐渐增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常用的治疗PD药物,按其结构分为麦角类和非麦角类。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潜在的导致心肌缺血损伤风险,而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治疗PD过程中如患者并发心肌缺血,其心肌损伤程度加重、减轻亦或无改变目前尚不明确。本课题将研究应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匹尼罗、罗替戈汀短效或长效制
研究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安多甘加方言进行了语料采集,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其语音、词汇、句子做了描写性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土语的研究资料。本文共分三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节甘加话语音。通过对词汇及短语的语音分析,归纳出甘加话的音系要素,即声母、韵母、音节结构。声母分单辅音和复辅音。复辅音为二合,主要是由塞音、擦音、塞擦音前带清擦音「x」和浊擦音「?」构成,两个前置擦音可纳为「h」,复辅音多达2
研究背景:利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丰富的蛋白和因子进行组织损伤修复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与之相应的基质依赖型组织工程骨(Extracellular matrix-based
趋向动词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既可以单独作动词,放在动词后,又可以用来表示附加的趋向意义。“下”是趋向动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多功能语素。已有不少学者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