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Chitosan,CS)聚乳酸(Polylactide,PLA)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生物医用新材料研究中得到极大关注。CS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一定的水溶性,但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作用使高分子量CS水溶性和机械性能下降。PLA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的疏水性聚合物。将疏水性PLA接枝到水溶性好的低聚CS上制备壳聚糖-乳酸接枝共聚物(CS-g-PLA),既可以改善CS的机械性能,又可以改善PLA的疏水性能,实现CS与PLA两者性能互补,有望应用于药物控释载体和组织工程材料。本论文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1)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催化剂,合成了高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 DS)的CS-g-PLA.对疏水药物缓释材料CS-g-PLA纳米胶束释放体系的结构、形态、药物控制释放和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如下:以无毒的乳酸锌做催化剂,水做引发剂合成端羧基聚乳酸(PLA-COOH)预聚物。以EDC·HCl为偶联剂,用NHS活化PLA-COOH端羧基,将左旋或右旋PLA-COOH接枝到CS对应氨基上,制备CS-g-PLA。研究CS和PLA的分子量、催化剂比例、混合溶剂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特别是对DS的影响。当CS分子量为8000, PLA-COOH分子量为3200,催化剂摩尔比为5时,接枝共聚物DS最高,为25。实验证明,在反应初期延长接枝反应时间,可以提高DS;当反应时间为8h时,DS最高;随后其值反而下降。胶束形态观察表明CS-g-PLA胶束尺寸在50~200nm之间;结构稳定性长达一周。以疏水抗癌药物紫杉醇(Paclitaxel,PTX)为模型药物,采用直接溶解法和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纳米胶束,研究CS-g-PLA作为疏水药物载体的控制释放性能。实验表明,药物释放曲线呈现出初始的突释和一定时间后的缓慢释放特征。纳米胶束药物控制性能与胶束制备方法、组成、制备时间、胶束载药量有密切关系。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胶束,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累积释放百分率。高DS的CS-g-PLA胶束,药物累积释放百分率较高。由于载药胶束形成是动态平衡过程,适当延长胶束制备时间,能形成较致密的胶束结构,从而使药物包封率提高,但是,药物在胶束内的稳定性也变高,不利于药物释放;超过一定时间后,致密胶束开始逐渐疏松,导致部分药物呈游离状态,核心内的药物更容易释放到缓释介质中。初始投药比较低的胶束,由于药物与胶束结合作用较强,不容易释放到缓释介质中,从而使累积释放百分率较低。本课题对PLA立构复合也做了相关研究,由于CS-g-PLA的DS相对低,PLA立构复合对PTX的释放影响微弱。生物相容性实验显示,PLA-COOH均聚物和CS-g-PLA接枝共聚物材料溶血率较低,拥有良好的抗凝血及抗血浆粘附性能;同时这一类材料对HUVEC和L929细胞系没有细胞毒性,也不会引发THP-1细胞发生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