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多样性,呈慢性病程,容易复发。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发展而来,表现多为皮肤增厚、浸润、苔藓样变等。慢性湿疹的西医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主要以对症为主;中医辨证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证候分型较为混乱,治疗效果不一。通过设计调查表进行证候分布调查,初步分析慢性湿疹的证候分布规律,可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湿疹提供实践依据。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于《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长期以来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从慢性湿疹的发病机制出发,探讨补脾法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丰富慢性湿疹辨证论治内涵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分析慢性湿疹的证型分布规律,从传统中医理论发病机理分析脾虚在慢性湿疹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探讨补脾法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反馈信息修正的方法,设计和归纳形成慢性湿疹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借鉴社会医学中问卷访谈的方法对128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规范的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最后将收集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分析和归纳慢性湿疹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根据湿疹中医辨证标准,对128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证候调查,发现脾虚湿困型有94例,占总人数73.40%;肝肾亏虚型有59例,占46.10%;血虚风燥型有23例,占总人数18.00%,风湿热困型有9例,占总人数7.00%;气滞血瘀型有6例,占总人数4.70%;湿热毒盛型有3例,占总人数2.30%。同时,根据脾虚诊断标准,发现128例慢性湿疹患者符合脾虚诊断标准有79例,占总人数61.72%;其中符合脾虚主要症状2项以上(含2项)有41例,占总人数32.10%,符合1项主症以及任意2项次症有38例,占总人数29.69%,不符合脾虚诊断标准但兼有2项以上脾虚次症有46例,占总人数35.94%。从慢性湿疹各分类聚类分析中发现各分类聚类都不同程度含有脾虚症状可能,非脾虚证型患者亦有符合脾虚诊断可能。结论慢性湿疹多为急性及亚急性湿疹病情迁延而来,病程较长,湿热邪毒久蕴肌肤,阻碍气机,久之则入里伤脾,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从内生,蕴久化热,与外邪相搏于肌肤,本研究结论与湿疹的病因病机相符合,慢性湿疹大部分病例(61.72%)符合脾虚诊断,其他证型诊断患者有可能符合脾虚诊断。初步表明从补脾论治符合慢性湿疹的发病规律,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拓展补脾法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