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量现象等其他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的发现使得有效市场理论以及标准金融学面临极大的挑战,标准金融学的支持者一直致力于用风险补偿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解释,然而在理论和实证检验上始终存在不足之处。这导致了行为金融学这一新的学科的兴起,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和行为学结合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推翻了标准金融学理性人的假设,在投资者非理性和市场非有效的框架下对市场上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目前对中国股市动量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检验上,而由于中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各研究人员的样本选择、统计方法等的不同,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或价格反转效应,至今仍无一致的看法。本文首先对中国A股市场价格惯性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1995-2011年中国A股市场的研究,发现中国股市也存在与美国股市类似惯性和反转效应时间模式,只是中国A股市场的惯性效应持续期更短,惯性效应只存在于2-3周内,而在小于2周的较短期和1-12个月的中期存在明显的反转效应。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与股票的具体特征相关,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上的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与股价、交易量及公司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接下来,本文讨论了惯性和反转套利投资策略超额回报的来源,通过Fama-French(FF)三因子模型来检验这些超额回报能否被市场超额回报、公司规模及账面市值比这三个因子解释,并再次比较了持有期平均收益率经FF三因子风险调整后的超额回报率与股价、交易量及公司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FF三因子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A股市场的惯性和反转效应,本文还引入了Carhart(1997)提出的四因子模型,检验其对中国A股市场的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的解释力。最后本文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惯性和反转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