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浪潮下村民居住方式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拉萨藏热村为例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x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内地之间的差距。拉萨市城市化进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在这一场激动人心、意义深远的社会转型大变革中,笔者有幸加入这段历史潮流,成为这个大历史阶段的目击者、观察者和研究者。  圣郊的农民沿袭千百年的农耕放牧生活,已经有了非常稳固的生活习惯和居住民俗。在这次变革中农民的身份转为市民,其生活民俗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笔者着重研究位于西藏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的藏热村,进而力求客观地、立体地、全面地把村民的传统生活民俗和城市化后新民俗同时呈现。因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藏热村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走向合并,又走向分离?在城市化进程语境下,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应该如何面对来势汹汹又无法抵挡的城市化浪潮及如何构建边疆及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和社区?  故而笔者通过对藏热村内现存的两种居住方式进行深描式的再现作为研究主线,试图对比院落式居住民俗和新式楼宇式居住民俗,比较两种民俗变迁,从中找出两者之间不同点,进而阐述藏热村在城市化浪潮下民俗变迁的内在发生机制,深描村民在城市化浪潮下对民俗变迁所采取的态度。  笔者认为随着拉萨城市化进程加快,藏热村作为离市区最近的乡村,首当其冲地成为城市化浪潮下变化最大的城郊村落。当村镇变成城区的一部分,村民在适应新的身份认同及新居住方式时,必然对新居住民俗和文化采取自我选择及重构。而村民在城市化浪潮下对民俗变迁所采取的选择和重构是基于本民族固有心理素质之上的,并随着时空、环境等语境的变化发生变化。同时,随着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国家、政府与参与城市化的村民必须进行有效的、积极的互动,使得西藏城市化进程成为有效提升西藏自主发展能力,促进西藏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缩小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因素,在这其中村民的态度无疑成为衡量西藏城市化成功的重要参考之一。  笔者在较长时间扎实的田野作业基础上,在消化、提炼田野资料的同时,尽可能的结合民俗志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考探,围绕城市化浪潮下,拉萨城郊(圣郊)村民居住方式的彻底改变及其所带来对生活诸项的深刻影响,探究和讨论高原边疆民族社区城市化模式的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具体有以下几种:(1)文献法;(2)背景分析法;(3)田野作业法[括访谈法、深度访谈法、观察法、主位观察法、客位观察法;(4)文献与田野作业结合研究法。  笔者通过此个案调查和研究,希冀能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献计献策,为在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学术支持和学术指导,其意义巨大。
其他文献
近几年存款不翼而飞纠纷大量涌现,法院对此的裁判结果却不尽一致,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对存款业务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存在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存款所有权的归属、存款合同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微型企业日益壮大和成熟,在增加就业岗位、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的持续升温,国内外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大。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伴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的老龄化速度更是快于城市,农村老龄化加剧导致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可以概括为:以家
学位
随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进,市场竞争的快速加剧,风险累积的大幅度提高,客观上要求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然而原有的隧道式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再有效的控制风险,因此,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