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nGa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在热-机环境下的微结构演化与功能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状记忆合金因能够在温度、应力和磁场等的驱动下恢复至变形前的形状和大小,同时兼具传统合金所拥有的阻尼、刚度和可机械加工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器、航空航天、汽车引擎、医疗器械及核工业等领域。Ni-Mn-Ga合金作为新型低成本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因可调控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大的磁熵各向异性能、高的热/应力循环稳定性、多步结构相变诱发的超大可逆变形及优异的弹热、磁热等特性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多晶Ni-Mn-Ga合金强度低、塑性和机械加工性能差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和实际的应用。在传统NiTi形状记忆合金中,通过合金化细化晶粒、形成弥散析出相以及热机训练获取择优取向是改善该类合金力学性能,增强形状记忆性能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这些方法应用于Ni-Mn-Ga体系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对于合金相变行为、功能特性和微结构演化等方面的影响机理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本文利用真空感应熔炼、钢模浇铸和均匀化处理制备了多晶NiMnGa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通过DSC热学测试和准静态压缩试验,重点研究合金成分、稀土微合金化和等温热机训练对合金相变温度、热循环稳定性、强度塑性、形状记忆性能、伪弹性及弹热性能等的影响。基于精细结构演化和取向表征,对马氏体变体间的孪晶关系、界面特征和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三元Ni54+xMn25Ga21-x(x=0,1,2,3和4)高温形状记忆合金随Ni含量增加后晶粒明显细化。当x=3和4时,合金中出现沿晶界呈网状分布的塑性γ相。所有合金均呈现典型的自协作分级孪晶结构,通过TEM选区电子衍射和EBSD取向分析发现存在两种类型的孪晶关系:其一为马氏体变体内部相邻纳米薄片之间的复合孪晶关系,孪生面为K1=(112);另一种则为相邻马氏体变体间的I型孪晶关系,孪生面为K1=(112)。随Ni含量增加,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压缩强度和塑性均明显提高,但相应的形状记忆恢复能力显著恶化。在较低预应变下,单相合金变体内部纳米薄片的去孪晶/再取向及(112)变形孪晶的应力激活为合金变形可恢复的重要机制。相反地,大预应变将导致单相合金产生大量诸如位错的堆积、弯曲、扭结、剪切变形带的形成及孪晶间的相互交割等不可逆塑性变形。对于双相合金,因其晶格畸变严重,马氏体变体的去孪晶/再取向过程难以发生,此时变形主要通过γ相中的位错运动引起。微量稀土元素Dy有助于Ni-Mn-Ga合金晶粒的显著细化,且所有含Dy合金的室温微结构由非调制四方马氏体和六方DyNi4Ga弥散相组成。随Dy含量增加,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逐渐降低,所有合金显示出极低的相变热滞△Thys和优异的热循环稳定性,归因于奥氏体(?)马氏体相变过程中较低的晶格体积变化、界面能κ和几何因子ζ。Ni-Mn-Ga合金力学性能的增强来源于晶界、固溶原子及富Dy弥散相的共同强化效应。同时,Dy元素含量适当时,合金表现出塑性和可恢复变形能力的较优平衡。Dy0.1双相合金在奥氏体化温度Af以上呈现出典型的伪弹性变形特性,诱发马氏体相变所需临界应力σSIMT与温度T之间呈Clausius-Clapeyron线性关系。随温度升高,合金卸载后可恢复应变量逐渐增加。然而,应变率和预应变的增加导致合金塑性变形增大,可恢复应变减小。多周次的等温热机训练使Dy0.1合金的相变应变εtr及马氏体相变特征温度显著增加,但相变焓有所降低。同时,等温热机训练可显著增强合金的弹热性能。合金在热机训练过程中可产生较强的<001>局部织构,从而产生远高于其它未经热机训练NiMnGa基合金的绝热温变ΔTad。
其他文献
强关联体系中各种自由度(如电荷,电子自旋,晶格声子以及轨道序等等)之间的耦合作用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压力作用下,强关联体系普遍展现出相变、高低自旋态转变、莫特绝缘体-金属转变、磁序转变等有趣的变化。对其进行高压下物理性质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揭示结构、磁性、电子性质甚至超导的影响机制。对相关物性的探索和机制的澄清有望拓展其在自旋电子器件、催化、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本文以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TM
学位
低维磁性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旋涨落,被认为是理解高温超导机制的重要研究载体,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早期对低维磁性系统的理论研究认为这些理想低维系统在有限温度下均不能形成长程磁序,但随后的研究发现,由于低维体系具有强电子关联和强量子涨落,且实际的低维磁性材料容易受到温度、磁场、压力、掺杂、无序等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新奇的相变行为和丰富的物理现象,例如拓扑 Berezinskii-Kosterlitz-T
学位
未来的核聚变反应堆、高能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等装置需要的磁场强度愈来愈高。REBCO带材作为第二代高温超导材料,其具有高不可逆场、高载流能力和高机械强度的性质,而且REBCO材料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制备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在未来的高场磁体领域中具有极大应用优势。本文中以高场REBCO线圈为研究对象,对其设计分析方法、关键制造技术、性能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中对不同规格的国产REBC
学位
强磁场为探索研究新物质和新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验平台,世界上主要强磁场研究机构都在寻求建造更高场强的磁体装置。Cable-in-Conduit Conductor(CICC)导体凭借其优异的机械性能、高载流能力以及低交流损耗,成为建造大型超导磁体装置的第一选择。由于超导磁体装置复杂且设计建造成本高,因此超导磁体装置的安全稳定性是磁体设计首要考虑因素。超导磁体稳定性受超导材料、导体结构、工作磁场、运
学位
非病毒载体具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易修饰性且容易大规模生产。一般来说,人工合成的基因载体通过静电作用结合DNA或RNA,将遗传物质压缩成直径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的颗粒,从而保护核酸不被酶解。常见人工合成的阳离子脂质体和阳离子聚合物通过提高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增强对DNA的压缩能力。然而,由于人工合成载体在体内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人工合成载体较低的基因传递效率与潜在的生物毒性,限制了人工合成载体在体内基因传
学位
量子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特性的全新计算范式,已经被证明在复杂的计算问题上具有超越传统电子计算机的能力,包括质数分解、量子模拟等等,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关注。量子软件涉及到量子计算机控制、算法、应用等领域中的各种软件问题。具体来说,本文介绍了作者所设计的量子程序语言QPanda,并基于此讨论了量子程序语言的设计,量子模拟器算法和量子应用这三个方向的问题。量子程序语言是为在量子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的领域专用
学位
核磁共振是分子结构解析的关键技术,在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材料化学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于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方法,核磁共振因其可以在室温生理环境下快速无损地获取物质的结构信息,有着更广泛的应用。随着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深入,需要一些更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测量手段,去探索纳米尺度乃至单分子的物质结构或动力学信息。然而传统的核磁共振需要上亿的分子量,才可以获得样品的信号,
学位
在爱因斯坦预言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之后,上个世纪90年代人们陆续实现了碱金属原子的BEC。此后,冷原子物理作为量子光学与原子,分子物理的交叉学科迅速发展起来。超冷原子系统作为量子调控的平台,具有干净,易于调节相互作用等特点,在对多体物理甚至少体物理的量子模拟,以及量子计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冷原子量子模拟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包括实现了简并费米气体的凝聚态,玻色
学位
光学频率梳在频域上表现为一系列等间隔的相干频率梳齿,时域上表现为一系列间隔相等的飞秒脉冲。光梳实现了其频率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波长直接锁定,而且可以溯源至微波频率基准,建立起了光波频率和微波频率的直接联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光学频率梳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并在建立全球时间基准、精密测量、相干通讯、基础物理实验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因此,其发明者T.Hansch和J.Hall被授予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
学位
高热流密度试验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材料热考核和结构热测试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当前主要的试验手段包括高超声速风洞和石英灯阵,前者需消耗大量能量,后者则难以实现精细热流密度分布。电子束可通过磁场聚焦和偏转形成毫米尺度的高频扫描热源,且作用于金属材料时能量利用效率较高,有望发展为实现高热流密度边界条件的新方法。这种方法需在工件表面布置大量按照规律排列的扫描点,束斑依次在这些扫描点驻留相同或不同时间从而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