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考制度发展的历程中,招生形式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当前,大量高考学子和家长,试图利用艺考培训走上升学“捷径”,实现上大学、考名校的目标,艺考变成多数学子考取大学的“敲门砖”。过于功利的升学规划,导致艺考教育普遍存在“唯高考”的现象,高中音乐教育更多的是针对音乐高考生,完成教学大纲任务,非音乐高考生的天赋、兴趣、学习诉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音乐学习在素质教育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没有得到充分地诠释。音乐专业是众多艺术课程,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但学习门槛较高的学科,其重要原因——要求音乐学习者具备较强的音乐天赋,而对于乐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视唱练耳的接受程度,正是检验学习者是否具备深入学习音乐的专业能力。如今,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今社会更需要多元化的新型人才,不再局限于单一职业的需求,“技多不压身”等观念深入人心,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当中,多掌握一门技能也成为了人才竞争的一项资本。越来越多“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家长,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非常注重音乐才艺的培养,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学习钢琴、小提琴、声乐、古筝等等音乐项目,同时也在日后音乐艺考的学习道路上,提前夯实了基础。本省音乐艺术考试中,主项(即声乐或器乐)占艺考分数的70%,乐理与视唱练耳占30%(其中乐理占8%,视唱占8%,练耳占14%)。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每位音乐艺考生必备、必学、必考的项目,又由于很多少儿培训机构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对“小三门”(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培养不重视乃至忽略,或是对“小三门”的教学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导致很多音乐专业的中学生在艺考阶段,“小三门”还停留在刚起步的水平。所以,对于中学音乐艺考生的“小三门”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这三门理论性较强的科目,相较于声乐或器乐这种注重实践性的学习,就稍显得乏味一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创新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重视和探讨解决的问题。当代中学音乐艺考生不仅要投入精力学习音乐专业,还要兼顾文化课复习,时间尤为宝贵。声乐专业的学生每天需要做嗓音练习,器乐学生更要保证固定的数个小时熟练自己的专业。这是对从事乐理和视唱练耳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考验,既要合理科学分配学生学习时间板块,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学生在年末至年初的艺术考试中取得佳绩。这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乐理和视唱练耳课堂上,将自身所学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每一名音乐艺考生,只有使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创新的意识,以及在该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才能保证所教授的学生在艺术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结合主项专业,起到如虎添翼甚至雪中送炭的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很多音乐教育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与我们的教学相结合,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与此同时,笔者把从事六年的教学经验与之相结合,通过对现阶段三四线城市、县级中学考察,与当地音乐教育工作者访谈、交流,并分析现状,将针对不同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案,罗列出来与读者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