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金融危机,清理金融系统产生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一个潮流。我国金融系统中,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也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成为改革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寻求一种新型的、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近30年来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形式之一。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资产证券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一些国家的实践中已经被证明能够较好地解决不良资产的困扰。在我国,包括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都已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进行了尝试。但是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比较复杂、专业性强,因此,及时总结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对于化解金融风险、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过渡到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结合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分层”处置计划、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两个案例,来分析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障碍,最终得出技术上和制度上的建议。本文共有六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在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回顾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理论概述。在引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之前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即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实质、实施的基本流程;接着深入一层,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即现金流分析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和信用增级原理。最后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含义与成因。第三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经济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重要意义,即商业银行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必要的。接着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明确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第四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我国的处置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银行自行消化,另一种是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由它们处置。接着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分层”处置计划、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分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为案例,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第五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从技术上和法律制度上两方面来分析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就技术上而言,主要存在缺乏稳定的现金收入流、控制权不能完全转移、资产支持证券定价困难等障碍;就法律上而言,主要是我国法律规范在SPV设立、风险隔离和信用评级上的障碍。第六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和建议。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特点,从技术和法律两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政策建议。在技术上,主要是从资产重组、破产隔离和信用增级、评级三个基本原理上进行改进;在法律制度上,要完善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