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分税制不断深化,地方政府支出竞争逐渐取代税收竞争成为我国政府竞争的主要方式。地方政府间开展支出竞争虽然能够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应效率,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但是在争夺资本和攀比政绩的双重激励背景下,不规范的策略性竞争行为导致地区间产业选择出现跟随,最终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阻碍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以财政分权理论、要素流动理论和标尺竞争理论为基础,归纳了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特点及成因,将政府间策略互动引入支出竞争,并具体分析了各类支出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我国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存在性及其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支出竞争产生于分税制改革之后,并且表现出过度争夺资本和迎合上级考核的竞争特点;(2)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竞争呈现出策略互补型的特点,即地方政府的支出在空间上存在模仿效应,并且在经济建设支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3)地方政府支出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不同支出类型的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科教文卫支出的空间策略性竞争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建设支出竞争则会限制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行政管理支出竞争和社会保障支出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优化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政策建议:(1)深化财政分权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2)健全官员晋升体制,消除人口流动壁垒;(3)注重支出空间效应,优化地方支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