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常具有完整的人文景观体系和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而本文所阐述景观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复杂适应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及其环境系统在特定时空的有机结合,由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的。因此,本文以庐山为例,对其景观生态系统进行针对性分析,将适性应性循环理论中潜力、连通度、恢复力三大属性导入庐山景观生态系统中,并对其进行适应性循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庐山景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周期进行了识别,将其划分为3个适应性循环圈和1个贫困陷阱,分别为1895年以前的渐进阶段;1895—1945年的跨越阶段;1945-1949年的贫穷陷阱;1949年至今的速进阶段。总结庐景观生态系统的四大特征,分别为:自然与社会高度耦合、生态坏境脆弱敏感、景观格局丰富多样、资源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在对庐山景观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循环演变分析以及适应性管理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适应性管理框架体系以及明确目标—方案制定—决策实施—实时监控—技术评估—目标调整的适应性管理循环过程。最后,为了对庐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适应性管理进行全面和全程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控制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