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字的性别定向对择偶偏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名字所引发的评价会对个体的期望和对待方式产生影响。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真实名字对个体求职、社交以及个人成就等方面的影响。在择偶领域,有研究发现名字的性别定向能够对择偶偏好产生影响,人们更加偏好名字的性别定向与个体本身性别一致的个体,男性拥有男性化名字要比拥有女性化名字更有吸引力。这种通过赋予男性/女性不同性别定向名字,将其作为前因变量来检验名字的性别定向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已经成为研究名字对个体吸引力的一种常用手段。
  不管是真实择偶行为还是在线约会行为,名字的不同性别定向都能对择偶偏好产生影响。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真实名字的性别定向对择偶偏好的影响。作为过去研究的延伸与发展,本研究将从网络名字的不同性别定向角度,将不同性别定向的网络名字作为操作变量,探索了在择偶初期阶段,找男朋友和找女朋友两种场景下,个体性别与名字性别一致/不一致时择偶偏好是否会存在差异。为了验证研究假设,本文共设计了7个实验研究进行验证。首先,为了验证在真实生活中存在根据网络名字猜测性别的现象,在预研究中,我们从在线约会网站和普通社交网站各自下载100个名字,在隐藏名字个体真实性别后让被试根据名字推测个体性别,结果发现在线约会网站的猜测正确率要高于普通社交网站。因此,在研究1中,我们从在线约会网站下载了100个网络名字,从中选出只存在性别定向性差异的网络名字作为后续研究的材料。在研究2中,我们将不同性别定向的网络名字放到具体的择偶场景中,采用2*3的被试内设计,分析了在找男朋友和找女朋友两个不同场景下对拥有不同性别定向名字(男性化名字、女性化名字)候选人的择偶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找男朋友情景下,选择男性化网络名字的人要多于选择女性化网络名字的人,在找女朋友情景下,选择女性化网络名字的人要多于选择男性化网络名字的人。
  在择偶时,外貌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在研究3中增加了外貌和与择偶相关的特质这两个因素,进一步探讨在增加了外貌因素之后网络名字的性别定向对择偶偏好的影响以及利用与择偶相关的特质探讨网络名字影响择偶偏好的作用机制问题。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外貌影响因素之后网络名字的性别定向依然存在效应,在找男朋友情景下,选择男性化网络名字的人要多于选择女性化网络名字的人,在找女朋友情景下,选择女性化网络名字的人要多于选择男性化网络名字的人。
  在择偶实验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研究结果也会出现偏差,因此为了排除研究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研究4采用评分的方式,利用2*2的被试内设计让被试在两种情景下对不同性别定向的网络名字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在找男朋友情景下,男性化网络名字的评分要高于女性化网络名字评分,在找女朋友情景下,女性化网络名字的评分要高于男性化网络名字评分。研究5采用2*2被试间设计,对参照对象进行控制,让被试在没有参照对象的情况下对不同性别定向的网络名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性别定向的作用依旧存在,在找男朋友情景下,对男性化网络名字的评分要高于女性化网络名字,在找女朋友情景下,对女性化网络名字的评分要高于男性化网络名字。为了进一步排除在评分的方式下,外貌因素的影响,研究6同样增加了外貌因素以及增加了与择偶相关的特质评分,结果发现,在找男朋友情景下,对男性化网络名字的评分要高于女性化网络名字,在找女朋友情景下,对女性化网络名字的评分要高于男性化网络名字。
  此外,研究3和研究6还对网络名字所体现的择偶相关的特质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与择偶相关的特质作为中介变量,不同性别定向的网络名字影响择偶偏好的机制问题,结果发现,与择偶相关的特质评分对择偶偏好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研究结论:(1)在择偶初期阶段,获取信息较少的情况下,网络名字的性别定向会对择偶偏好能够产生影响。在找男朋友情景下,男性化的网络名字更受欢迎,在找女朋友情景下,女性化的网络名字更受欢迎。(2)与择偶相关的特质评分正向预测了不同性别定向的网络名字对择偶偏好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化引发的认知功能下降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就包括了空间导航能力的损伤。导航作为一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高级认知功能,主要依赖于内侧颞叶的海马等脑区,这些脑区极易受到老化的影响出现萎缩或功能紊乱。因此对于导航老化的行为、神经机制测量将为健康老化提供思路。本研究拟从导航成绩及导航策略方面探索老年人的导航能力并结合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究脑结构的改变。  本研究共包含两个研究,包括导
学位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只狮子正在扑向一只羚羊。两者之间可能的碰撞,对羚羊而言,意味着性命攸关,而对狮子而言,意味着食物的猎取。对双方来说,对碰撞时间(time-to-collision,TTC)的估计都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意义。已有不同理论认为,TTC的估计可以通过刺激与个体之间的距离和刺激的靠近运动速度来预测;或者依赖于刺激以及当前环境所提供的光学特征;还可以取决于靠近运动的刺激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上视
学位
人是典型的双眼视觉生物,来自双眼的信号形成单一的视觉需要经过复杂的眼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眼间相互作用可能是形成正常单双眼视觉功能的关键;眼间相互作用的异常则会引起弱视、斜视等视觉疾病的发生。目前,正常和异常的眼间相互作用分别存在怎样的特性,眼间相互作用与单、双眼功能之间的关系及眼间相互作用是否具有可塑性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从眼间相互作用特性和可塑性两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群体的眼间相互作用特性,眼间相互
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的发展得到了各个国家及各大企业的重视,在自动驾驶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了解大众对于它的接受度非常重要的。但是自动驾驶给社会带来舒适、高效等诸多便利的同时,重大安全隐患特别是接管中的人机交互问题可能成为交通事故新的来源。探究如何设计人机交互系统,有效引导驾驶员从无关任务中转移并迅速完成对环境的感知,帮助驾驶员合理做出决策并准确完成动作对道
消费会影响居民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如何合理分配收入获得更多幸福感成为热点话题。根据购买目的的不同,购买类型可以分为实物购买和体验购买。近年来,在满足基本温饱需要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国民将支出用在旅游、看电影等体验购买中。购买类型与消费者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  以往关于购买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购买类型对消费者享乐幸福感的影响,较少关注消费者意义幸福感,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意义幸福感更有益
学位
有一群人,他们因经历子女的离去而带着痛苦、迷茫、无助无望的心理生活。独生子女的离去,使他们堕入地狱深渊,每日哭啼不止,茶饭不思。在他们眼里,世界失去了公平,生命没有了意义。他们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批特殊社会群体一一失独父母。失独父母遭受来自物质和精神的的双重打击,其心理健康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以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
学位
创造力对于人类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包含了从创造力产生到创造力实施的完整阶段,期间包含了创造力的识别。现实情境中对创造力识别的有效性,日益成为了个体与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然而,据我们所知,创造力识别阶段并没有引起前人足够的重视。其中,评价者与创造者之间的群体关系对于创造力识别普遍影响,前人的研究中探讨不足且存在矛盾,本文希望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澄清。  总结前人研究发现,对于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中国青少年亲子依恋关系质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调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青少年抑郁、焦虑和亲子依恋关系质量的情况,并比较父子、母子依恋关系质量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的不同影响;探索青少年亲子依恋关系质量的潜在类别,并检验不同类别的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测量青少年与父、母在亲子依恋关系质量得分上的差异,并检验报告者差异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
学位
自我报告法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心理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信效度高等优点,但也存在难以进行回溯追踪研究以及需要测量对象积极配合等不足。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特征识别新方法——生态化识别。生态化识别指采用生态化方式采集的数据,使用机器学习计算模型,对用户的心理特征进行自动识别,从而实现无侵扰测量,提高生态效度。利用生态化识别方法能够非接触地自动识别测量对象的心理特征
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一直备受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依恋是影响个体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人文道德的角度来看,道德推脱和道德认同也会影响利他行为。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分别从特质和状态两个角度去探讨依恋安全对个体利他行为的促进作用,以及道德推脱和道德认同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研究一研究目的:从特质依恋的角度出发探讨依恋关系质量是否通过道德推脱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以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