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群人,他们因经历子女的离去而带着痛苦、迷茫、无助无望的心理生活。独生子女的离去,使他们堕入地狱深渊,每日哭啼不止,茶饭不思。在他们眼里,世界失去了公平,生命没有了意义。他们是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一批特殊社会群体一一失独父母。失独父母遭受来自物质和精神的的双重打击,其心理健康成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以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重点探讨失独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失独创伤后反应的阶段特征。本研究由两个部分组成。
首先,研究一旨在探讨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心理韧性量表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量表对385名失独父母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失独父母PTSD症状存在四种潜在类别:高PTSD症状组(27%)、中PTSD症状组(25%)、低PTSD症状组(29%)和心理韧性组(19%);(2)相比心理韧性组而言,其他三组有显著的性别和年龄效应,即女性、年龄较小的失独父母患PTSD症状的可能性较大;(3)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对失独父母PTSD症状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二旨在探讨失独创伤后反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河北、吉林和江苏省的27名失独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1)失独父母创伤后反应时程可以划分为五阶段,根据阶段特征依次将其命名为急性应激期(1个月内)、痛苦-回避期(0.5~1年)、愤怒-责备期(1~3年)、绝望-压抑期(3~5年)和面对-重整期(5~8年或更长)。(2)失独创伤反应阶段受个体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其他调整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失独父母的PTSD症状有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应对失独群体中的女性、年龄较小、心理韧性水平较低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给予更多关注。失独父母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反应阶段,体现了失独创伤后反应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应根据各阶段不同的特征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首先,研究一旨在探讨失独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5)、心理韧性量表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量表对385名失独父母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失独父母PTSD症状存在四种潜在类别:高PTSD症状组(27%)、中PTSD症状组(25%)、低PTSD症状组(29%)和心理韧性组(19%);(2)相比心理韧性组而言,其他三组有显著的性别和年龄效应,即女性、年龄较小的失独父母患PTSD症状的可能性较大;(3)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对失独父母PTSD症状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二旨在探讨失独创伤后反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对河北、吉林和江苏省的27名失独父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1)失独父母创伤后反应时程可以划分为五阶段,根据阶段特征依次将其命名为急性应激期(1个月内)、痛苦-回避期(0.5~1年)、愤怒-责备期(1~3年)、绝望-压抑期(3~5年)和面对-重整期(5~8年或更长)。(2)失独创伤反应阶段受个体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其他调整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失独父母的PTSD症状有明显的群体异质性,应对失独群体中的女性、年龄较小、心理韧性水平较低和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给予更多关注。失独父母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反应阶段,体现了失独创伤后反应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应根据各阶段不同的特征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