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只是生理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如心理上的安适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一词,在国内有类似的名称,例如“心理卫生”、“心理健康”与“身心健康”,在教育领域、辅导领域与公共卫生领域比较常用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或身心健康;而在医学领域则常用精神健康。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获悉,无论是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或是精神健康英文都译为“mental health”,偶尔有将心理健康译为“psychological health”。而身心健康“Physical-Mental Health”指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亦即身体与心理都达到健全的一种状态。这些名称在意涵上皆包含在生理上无心理疾病,心理上处于健全美好的状态,鉴于本论文属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那么笔者就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角来界定“精神健康”的概念,在英文概念上采用“mental health”作为与本研究相适应的“精神健康”的英文概念。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精神健康要比传统心理学视角的界定更为完整。精神健康,就是除了心理健康者所共同拥有的特性:能自我悦纳、良好的人际关係、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知觉、保持情绪的平衡、乐于工作、具创造性…等;还关注个体的精神信仰问题,具体包括对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诸方面的体认。由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其精神健康的状态亦应考虑到大学生这个发展阶段的各方面成熟度,例如:青春期第二性征的转变、自我角色认同与混淆的挑战、认知发展正从具体运作到抽象运作的过程,以及面对职业生涯选择、升学考研的压力等。基于上述观点,笔者针对大学生在人际、家庭、情绪、健康、自我能力展现与精神信仰等方面能否达到适应的状态,进一步编拟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问卷,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精神健康的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提出自己对大学生精神健康内涵的认识,即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精神健康内涵基础之上,大学生精神健康,就是大学生个体在人际、家庭、情绪、健康、自我能力展现与精神信仰等方面能够达到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之后详细梳理了大学生精神健康的标准,从人际方面、家庭方面、情绪方面、健康方面、自我方面和信仰方面论述大学生精神健康的表现。之后,按照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内涵来设计关于衡水学院大学生精神健康的调查问卷,利用学校社团“调查社”的优势,搜集有利于本研究开展的有效数据。对获得的相关材料和调查问卷内容,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Microsoft Excel2003、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认真的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以阐明和总结研究观点:衡水学院大学生精神健康现状体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家庭无私关爱观念非常强;身体素质达到国家标准良好状态;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美中不足之处,就是衡水学院95%的受访大学生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系列压力导致产生抑郁、烦躁、焦虑或紧张,这是个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同侪四个方面阐述其形成之原因;同时又站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引领衡水学院大学生精神健康的有效途径,即从家庭功能、家校合作、大众传媒以及同辈中人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解决对策措施,并分别将其称之为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培育器、孵化器、助推器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