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是清朝人吴敬梓所创作的经典传世的小说作品,其丰富的内涵外延成为了历代学者孜孜不倦致力研究的领域,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亦致力于此,经过深入地阅读研究,本文认为《儒林外史》这部作品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蕴。悲剧,作为美学范畴,是指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幸、苦难或生命毁灭的现象里面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对悲剧人物在遭受到不幸或毁灭时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和评价。本文研究《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也大体上是在这层含义下,对作品中带有如此审美特质的人物情节理念思想主旨等进行探究和梳理,其中包括命运的苦难,人性的扭曲,理想的幻灭等等。严格说,“悲剧意蕴”要比“悲剧”这个概念宽泛一些,毕竟前者结合了中国古典诗学中“意蕴”概念(这里具体指一种被感悟到的整体氛围,包括文艺作品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格调),而不需要严格地对作品悲喜属性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同时,此选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有四:1.这部小说自身有很强的悲剧意蕴,这在作者的创作用意以及初期接受群体的评点中都有证明和反映;2.在作品的研究历程中,多以作者的身世考据,人物的原型解读,词汇典故索引等等传统研究为主,而在文本分析,文化解读,思想探究方面,尤其是审美领域的研究,远远不如“红学”研究,乃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研究,所以有待进一步挖掘阐释;3.学术界对作品内容的审美探究中,关于是喜是悲的属性还存在着讨论和一定的争议,而且,对作品喜剧性的阐释相对丰富,对悲剧意蕴的的探究则并不够深入全面,所以可以进一步讨论阐明;4.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经典,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和传播能力,最关键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能给予接受者刻骨铭心的思想震撼和审美感受。而《儒林外史》便具备这个特征。全文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介绍《儒林外史》的大致情况,界定“悲剧意蕴”的概念,提出本文研究的预设前提,说明本文进行作品内容分析研究所采用的底本。第一章,以上述之悲剧意蕴为切入点,从接受者研究者的角度对《儒林外史》的研究历史进行梳理,来描绘出历代学者对作品的研究中涉及到出作品悲剧意蕴的研究脉络,兼而点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评价,以求能对此问题的深入挖掘阐释做好基础和铺垫。共四个部分,分别是清人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评点研究;民国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对《儒林外史》悲剧性的研究;20世纪60至90年代学术界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90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第二章,分析作品悲剧意蕴形成的创作背景。其中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康乾盛世”与社会弊端矛盾的暴露;家境突变与愤世嫉俗情绪的产生;文人交游与“不合时宜”的思想形成。第三章,论述作品思想主旨的悲剧意蕴。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文行出处”的缺失蜕变;“文行出处”的挽救幻灭。第四章,阐释作品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其中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八股腐儒的腐朽和覆灭;假名士空虚与沉沦;真儒奇人的失败与幻灭;“儒林边缘人物”无言的苦难。第五章,探究作品表现悲剧意蕴的艺术技巧。其中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单-聚-分”叙事结构增添历史的悲凉沧桑感;曲笔的运用暗示现实的残酷与腐朽;外谑实悲的创作手法加强悲剧的感染力。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价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被应用到汽车中来,汽车电子网络化成为了必然。为确保整车网络系统运行安全,OSEK网络管理(NM)被广泛应用到汽车网络中。本文从实时性出发,研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胜任力已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胜任力模型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技术应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的甄选、绩效
中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反映中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的程度,提高中学生体育认知水平是学校体育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论文通过对沈阳市内五区9所中学的10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的大量增加,致使公路交通流量大大增加;加之交通法律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公路交通突发事件频繁不断的发生;再加上城市应急指挥中心
<正>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植物自然地理分布的主要限制因素。低温会引起植物的寒害。我国和全世界,每年由于寒害造成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及经济作物的损失是
对目前可选择作为法学双语教学的三类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陈述每类教材的利弊,对课堂讲授、案例、模拟审判的法学教学方法在双语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比较,法学双语教学应
尝试把SWOT的分析框架运用于西安软件人力资源评价中,分析西安软件人力资源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西安软件人力资源未来的发展战略作为政府规划参考
以企业网络结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竞争力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网络密度与集群企业成本的四个维度(交易成本、学习成本、生产成本、机会成本)和创新的关系,指出集群应保持紧密性
从工作团队定义、分类入手,对已有工作团队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工作团队研究主要经历三种递进模式:IPO、IMO和IMOI,这三种研究模式的演进体现了团队研究复杂、动态、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