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后,中国和德国作为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国家通过自身的发展与演变深刻地影响着大国关系,两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两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的分量。90年代后中国和德国关系摆脱了冷战的羁绊步入了两国关系史上健康、稳健的新时期。德国在现实主义两极格局瓦解后迅速统一,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变得日益强大起来,同法国一样成为欧盟中具有重要决定性影响力的大国。中国随着各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与联系日益紧密,完全融入国际社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国家的关系如何,两国关系的发展怎样,影响两国双边关系的各种因素何在,其未来将沿着怎样的路径演绎下去?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探讨冷战后中德关系发展、演变和未来走向及其影响因素这个问题,国际关系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范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德关系不论从历史的维度,还是用现实的视角进行分析,都显示出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如冷战时期,两国在政治和经济关系上不可能不受当时带有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色彩的国际政治体系和结构的影响;而冷战后中德关系则呈现出新自由主义理论范式下的相互依存与合作、交流与互动的状态和趋势。多边合作是理念,经济互利是动力,理解互信是基础,本国福祉是目标,这些构成了中德新时期双边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内涵。脱离了冷战时期两极体系的束缚后,中德两国在新自由主义“贸易国家”合作中的相互需求和一致的和平外交理念使中国和德国越走越近,两国互动良好而频繁的交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新自由主义内涵的理解与共识关系模式。 从上述思路出发,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对中德关系进行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透视与分析,历时形态的分析主要采用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相结合的视角探讨中德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而共时形态的分析主要是倾向于在新自由制度主义意义上探讨中德关系的现实基础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试图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中德关系现状和前景作出尽可能有说服力的阐释和展望。 全文分前言、中德关系的历史基础及其演变、冷战后中德关系的政治基础及理论分析、冷战后中德关系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影响中德关系发展的其他变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六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