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府诗专指入乐的诗歌,来源于民间,语言通俗朴素,节奏简练鲜明,风格灵活多样,故而流传至今。为了广泛传唱,作诗者常巧妙运用语言的音乐性传达意义,使人但闻其声,如见其景,必体其情。针对乐府诗的文体特点,本研究侧重乐府诗语音层面的翻译研究,选取乐府诗歌中的13首作为源语文本,许渊冲、杨宪益和李正栓的英译版本为目的语文本,结合语音象似性理论,探究乐府诗及其翻译中的音乐性翻译规范。为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建立了英汉平行语料库和语音语料库,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借助语音合成软件Interphonic 6.0和语音分析软件praat对选取语料及其英译本的语音语料的语音重复、语音象征以及节奏的调域和音高参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语音重复方面,主要体现在叠词和押韵两个层面,三个译者对原文中叠词的处理主要采用了词重复、音重复和押韵三种方法。同时,三个译者也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押头韵、尾韵、双声叠韵等方式实现音义同构。在语音重复的效果方面,许译本表现得最为出色,其译本更符合语音象似性所提出的观点,译文朗朗上口,语音和意义联系紧密,符合乐府诗易于传唱的特点。(2)在语音象征方面,我们发现三位译者中许渊冲译本中语音象征现象比比皆是,其影射之意也符合原文的感情基调,使诗歌在吟唱中传递真情实感。(3)在节奏方面,我们主要对时长和音高进行了考查。结果显示许译本仍表现出色。其时长较短,易于吟唱,且每首诗的时长特征符合诗歌的主题。在音高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许译本在调域的处理上注重与原诗感情的结合,且在起伏度上更符合原文的语气,将情感融入了语音,加强了语音的意义传达功能。综上所述,语音作为诗歌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诗歌意义的传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语音象似性为理论框架,利用乐府诗起源于民间歌辞,适于传唱的特点,探索乐府诗及其翻译中的音乐性,为中国古代民歌及其翻译的语音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