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木材采集机设计及生产工艺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林资源锐减,人工林间伐、主伐在木材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使用传统的大型绞盘机索道集材生产逐年减少,研制适应人工林间伐、主伐的便携式木材采集机是当务之急,针对大中型采集机与绞盘机不适应人工林采伐和集材的现实,满足森林生态采运理念,提高生产效率,构思研制出重量轻、体积小,具备采伐与集材两用的便携式木材采集机。本设计围绕便携式木材采集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进行叙述,重点是总体布置,对皮带传动、减速器、卷筒离合器和卷筒制动器进行设计,包括设计计算及其设计图、现场试验设计及数据收集分析,针对试验生产情况进行相关结构的优化设计(卷筒离合器与机架等)。研发的样机在实际生产伐区进行试验,包括平坡集材、顺坡集材及逆坡集材,收集数据(最大拉力与集材速度等),收集样机生产使用中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研发改进型,反复试验与改进,获得较理想的机型。便携式木材采集机能适应人工林和中小径天然林的采伐、造材和木材小集中,代替人工将滚落至山沟的木材拉至集材道,顺应集材设备便携式、多功能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若顺利研发投产,能充分提高集材效率,只需1-2人操作,缓解劳动力,市场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森林土壤碳库是森林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估测对于精准林业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植被指数是估测区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NPP)及间接估测土壤有机碳的重要因子,当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指示植被生长状况及估测植被NPP等方面的应用中呈现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以NDVI为基础植被数据的NPP估测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因此,研究以长汀县河田镇为研究区
现阶段以水泥为主要的胶凝材料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在墙体材料中大量使用,为了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本文以超过50%的粉煤灰替代水泥制备的大掺量粉煤灰泡沫混凝土,使其性能满足泡沫混凝土轻质隔墙板的工程实际需要。共进行了 56组抗折抗压强度试验,27组吸水率试验以及1 1组导热系数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动物蛋白发泡剂稀释20倍时,在动物蛋白发泡剂中掺入0.16%HPMC,泡沫泌水量和沉降距最小,泡沫
福建烟区都是实行烟稻轮作,土壤复种指数较高,重施化肥而有机肥施用较少,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碳库不足、营养供应不均衡、生物活性降低,使烟叶品质下降。为选择和开发出既能培肥植烟土壤,又能保障植烟土壤质量安全的调理剂,利用国家餐厨废弃物综合处置试点城市——三明市综合处置的餐厨废弃物作为的主要调理剂,并配合利用炭化谷壳、炭化烟杆等物质作为复合调理剂,进行植烟土壤改良培育试验。本研究采取田间试验、培育
灵芝(Ganodermalucidum),属真菌界(Kingdom 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被中医家视为补中益气、滋补强体、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等功效的上等良药。本研究对采集自福建、广东、广西、
光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在植物生长进程中起关键作用。植物调整自身的生理平衡以适应光信号因子的波动。光信号作为一种信息流输入植物体内,经过复杂的加工处理过程,以不同的形式输出,花青素就是一类典型的信息输出流,它是植物响应光信号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它的合成依赖于光因子信息流。因此,揭示花青素合成的复杂调控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生物学现象的本质,另一方面为花青素相关农产品的遗传
杨梅(Myricarubra)是我国著名经济果树,目前,全球杨梅的经济栽培面积达到40万hm2,总产量100多万t,99%的杨梅产自于中国。杨梅林能有效地拦截雨水减少冲刷,且其根系发达,菌根能固氮,是生态经济型的水土保持优良树种。福建省长汀县利用杨梅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给果农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但由于杨梅林地表覆盖度低、养分输出量大、土壤速效养分流失严重等问题
本实验探索了不同浓度清香型铁观音和不同品类铁观音对于高脂喂养小鼠的血脂调节作用,以饮水配合喂养普通饲料的正常组,饮水配合喂养高脂饲料的高脂组,饮水配合喂养高脂饲料并灌胃辛伐他汀的阳性组三组作为对照组。不同浓度清香型铁观音的实验以1:100、1:50、1:25的茶水比浸提的茶汤配合喂养高脂饲料作为低、中、高浓度组。不同品类铁观音实验,铁观音鲜叶、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陈香型铁观音、铁观音茶末、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和抗病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泛素结合酶是参与泛素化过程中的第二个酶,介导泛素分子从泛素激活酶E1到底物或者泛素蛋白连接酶E3的传递,泛素结合酶决定了泛素链的拓扑结构,从而也决定了被泛素化底物的命运。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qRT-PCR及酵母双杂交等方法初步探究了水稻泛素结合酶基因在水稻-稻瘟病菌互作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筛选出了 OsUBC26在水稻中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和健康。传统化学治疗副作用大,因此寻找和培育具有优质抗肿瘤药效的天然植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不同生境和栽培措施下圆齿野鸦椿(Euscaphis konishii Hayat)不同器官总三萜含量和提取物抑癌作用的差别,从而筛选出最佳三萜含量和抗癌器官以及最佳栽培措施。为圆齿野鸦椿药用栽培建立了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为圆齿野鸦椿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再生稻在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再生季合理的水、肥管理可大大提高再生芽的萌发成穗,尤其是低节位再生芽,是再生季稻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水、肥耦合对再生季稻地上部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迄今为止,关于再生季稻根际生态系统对水、肥耦合的响应机制依旧不明。据此,本文以泸优明占为试验材料,再生季通过设置三种水肥处理方式:干湿交替耦合施用促蘖肥(GN)、干湿交替不施促蘖肥(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