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Autoimmune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发病率的增加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复杂的病因导致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尤其对于年轻未育的卵巢早衰患者来说,恢复生育能力是最迫切的愿望,虽然目前的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保持“年轻”状态,但不能恢复生育能力。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由于其多能性和强大的调节免疫反应的能力,已成为再生医学干细胞的替代来源。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是MSC介导的免疫调节的重要介质。虽然许多研究证明HLA-G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特性,可在母体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异体移植等多个方面中起着重要作用。但MSC来源广泛,包括骨髓、脐带、经血间充质干细胞等,对于不同来源MSCs的HLA-G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尚无相关研究。经血源性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dometr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solated from menstrual blood,MB-MSC)是较为新型的干细胞,特点易于收集、无创、无伦理问题和无自身免疫排斥等,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MB-MSCs能够修复化疗损伤性小鼠卵巢功能。而多个实验研究证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于异体移植有很大潜力,其相对的免疫不成熟性,具有较多的原始祖细胞,且来源广泛,使之成为MSC移植及免疫方面的热点。因此选择MB-MSC、HUC-MSCs作为MSCs代表,比较HLA-G的表达及作用,为进一步探究MSCs对免疫性卵巢早衰的治疗机制。方法:分别收集MB-MSC、HUC-MSCs进行培养、传代(2-3代)及观察细胞形态,待细胞融合85%左右后,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可溶性HLA-G表达并进行比较;通过Western blot从蛋白水平鉴定及比较不同MSC间表达HLA-G的差异性;细胞免疫组化定位MB-MSC中的HLA-G;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MB-MSC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研究MB-MSC及HLA-G的作用机制。结果:1、观察细胞形态,HUC-MSCs传代4小时即可正常贴壁生长,呈成纤维细胞样、纺锤形形态;MB-MSCs在接种24h可见贴壁,散在于培养皿生长,以长梭形为主,2代培养约2d可达到80%~90%融合。2、ELISA结果示:MB-MSC及HUC-MSC均可分泌可溶性HLA-G,但二者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3.3±0.21 v.s.2.7±0.39,P=0.139)。3、Western Blot结果示:在蛋白水平MB-MSC与HUC-MSC均表达HLA-G,且MB-MSC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UC-MSC(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细胞免疫组化结果示:在MB-MSC胞浆中可以见到HLA-G表达强阳性。5、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与MB-MSC共培养后的增殖状态:不同浓度梯度的MB-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不同,抑制程度分别为(71.67±1.43,60.95±0.42,59.25±2.83,44.05±1.62,30.77±0.68,29.7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经过两两比较,4×10~4与1.25×10~3的淋巴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67±1.43 v.s.29.77±0.59,P=0.015);加入HLA-G抗体后,两组4×10~4淋巴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67±1.43 v.s.28.65±0.77,P<0.05)。结论:1、MB-MSCs和HUC-MSCs均可分泌可溶性HLA-G,且分泌量无明显差异;2、在蛋白水平,MB-MSC表达的HLA-G多于HUC-MSC。3、HLA-G在MB-MSC胞浆中表达。4、MB-MSC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即细胞数量越多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越强;MB-MSC主要通过HLA-G发挥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干细胞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及其他免疫性疾病提供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