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希腊Aristotle时期开始至今,人们对隐喻的探索和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Aristotle时期,隐喻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展开的。20世纪中期,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有力的认知工具。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Halliday则指出,隐喻是所有人类语言的一个共同特征,它是扩展语言意义潜势的主要方式。
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最后一章提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甚至在发生词汇隐喻的同时也伴随着语法形式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法是在重塑人类经验,反映了语言的社会建构性。人们通过隐喻认识世界以及语言通过隐喻构建人的认知,不仅反映在词汇层面,而且还体现在语法层面上。语法隐喻存在着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因为复杂的语法系统往往是与不同的交际需求、复杂的人际关系或微妙的社会习俗直接相关的。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源于批评性语言学,是由英国社会学家Fowler于1979年在《语言和控制》一书中作为工具语言学提出的。该学派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上吸收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思想,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与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能反映人类经验,还能反映权力和控制。而话语是社会个体之间的交际活动,由社会结构所决定。它反映了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亦即权力关系,因此话语和权力是紧密相连的。根据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观点,语法隐喻有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之分,其主要作用在于表达语言的言语功能,即人们希望通过讲话达到一定的目的。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其目的就是传递发话者的意识形态。由于语言是社会实践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所以意识形态与话语和权力是紧密相关的。
目前,国内对语法隐喻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大都是孤立进行的,或是对语法隐喻现象进行研究或是在评评性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对语篇的研究。真正能够注意到二者联系并将其置于一种综合框架下进行分析的较为少见。本论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韩礼德的语法隐喻为手段,在批评话语分析的框架之下,结合所收集到的语料,来揭示社会话语中所蕴含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