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类型说是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信念之上的,即不同类型的文本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西方学者早已开始注意文本分类与翻译之间的关系问题。德国学者赖斯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及《翻译理论基础》中如此阐述过她的文本类型说: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德国心理学家布勒提出语言主要有再现、表达和呼吁三种交际功能。赖斯根据此理论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重内容文本、重形式文本和重呼吁文本,不同文本的主要交际功能不同。翻译时,它们的翻译目的也不同。译者应根据不同文本类型的不同的主要交际功能和翻译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想要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了及时让国外的人们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政治文献需要翻译成外国文字,中国政治文献的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政治文献翻译进行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政治文献的翻译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式英语、翻译不准确等。同时一些影响政治文献翻译的因素仍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如文本体裁、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等。为了提高政治文献英译的质量,在翻译时避免出现以上问题,本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说为指导对政治文献的英译进行研究。政治文献主要有两类作品:一类是官方文件和报告,一类是国家领导人的演讲及政论。本文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将中国政治文献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联系起来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政治文献的文本类型有重内容文本和重形式文本两种。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其不同文本类型的主要交际功能,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通过对政治文献的文本类型及翻译标准的讨论,本文认为译者在重内容文本中应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在重形式文本中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同时,在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译者还应从政治文献的文本体裁角度出发考虑其语言惯例、翻译标准和译本读者,在文本的词汇层次和句法层次上因其不同特点而选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只有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相互结合,政治文献的翻译才能达到完美而避免出现中式英语和不准确翻译等翻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