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高达13万,仅次于乳腺癌成为妇科第二大恶性肿瘤,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手术治疗是宫颈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女性、非吸烟患者、长时间腹部手术、阿片类药物的应用等因素使此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vomiting,PONV)发生率高达70%-80%。轻则,它能导致患者明显不适、满意度下降,也能增加医疗费用和延长住院时间。部分严重的,甚至能导致患者电解质紊乱、伤口撕裂、切开疝形成、吸入性肺炎、窒息死亡等。随着人们对PONV机制研究的加深,对于高危患者除了联合应用不同机制的止吐药物、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又有不少学者发现通过优化容量治疗可以改善PONV的发生。其中,通过每博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可以很好的预测患者循环系统对液体的反应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它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可以明显地提高组织灌注和氧供,更好地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胃肠并发症,使术后PONV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SVV需要有创穿刺,并且需要昂贵的耗材,使它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leth variation index,PVI)作为一种新的基于脉搏灌注压随呼吸周期的变异,可以无创、连续的评估机体容量状态。同时也有大量研究证明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PVI评估容量状态的准确性与SVV类似。本临床研究旨在探讨PVI指导的容量治疗在高危患者PONV的预防作用及意义,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目的探讨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指导的容量治疗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0-65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5kg/m2。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方法容量治疗组(C组)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指导容量治疗组(PVI组)。补液方案:C组补液量为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继续损失量+补偿性扩容量+第三间隙丢失量。根据4-2-1法则计算生理需要量及累计缺失量,以乳酸钠林格氏液等量补充;根据失血量和尿量计算继续损失量,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等量补充;在麻醉诱导前以5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补充补偿性扩容量;第三间隙丢失量采用乳酸钠林格氏液以2ml/kg/h补充。PVI组麻醉诱导前同样以5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补充补偿性扩容量,麻醉诱导后以4ml/kg/h的乳酸钠林格氏液静脉输注维持。术中根据PVI指导容量治疗,当PVI>14%时,采用快速冲击输液,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直至PVI<14%。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手术时间、术中体温、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等。记录术中出入量,如尿量、出血量、晶体量、胶体量、液体输注总量。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HR,MBP,SBP,DBP)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前(T2)、手术开始后2h(T3)、4h(T4)、术毕即刻(T5)数值。记录T1、T3、T5动脉血气指标(PH,LAC,BE)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数值。记录患者入室,术后即刻,术后12h,24h血清5-HT含量。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时间。记录患者术后6h,12h,24h恶心呕吐发生率,并用WHO分级评估PONV严重程度。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术前Hb水平,手术时间,体温,术中阿片药物用量,出血量,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VI组术中液体总量,晶体液量,尿量明显小于C组,但胶体液量明显多于C组(P<0.05)。3.PVI组手术开始2h、手术开始4h,Lac值明显低于C组,BE值、ScvO2明显高于C组(P<0.05)。4.PVI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质时间明显小于C组(P<0.05)。5.PVI组术后即刻,术后12h的血清5-HT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6.PVI组术后6h,12h,24h的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PVI指导的容量治疗与传统方法的容量治疗相比,能优化术中组织灌注,显著降低术后PONV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