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典型代表,第三方支付在支付结算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这势必会与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形成重叠,抢占其客户资源,挤压其获利空间,给银行盈利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第三方支付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其背后的成功经验和核心技术越来越受到银行的关注,促使银行与其展开合作并向其学习,积极转变发展理念,重视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给银行盈利带来有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典型代表,第三方支付在支付结算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范围,这势必会与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形成重叠,抢占其客户资源,挤压其获利空间,给银行盈利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第三方支付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其背后的成功经验和核心技术越来越受到银行的关注,促使银行与其展开合作并向其学习,积极转变发展理念,重视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给银行盈利带来有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产生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给商业银行提出应对策略。首先,介绍了本文用到的四个理论基础: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创新理论、长尾理论和金融共生理论。随后,阐述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冲击效应、竞争效应、溢出效应这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为实证分析做好理论铺垫。接着,根据理论分析,选取了 2013年至2020年我国35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以总资产收益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作为被解释变量,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并加入内外控制变量,使用stata15软件对总样本及分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经过实证检验发现,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且这种影响十分显著。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大型商业银行,对城农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最小。此外,第三方支付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农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产生显著的有利影响。但是,对大型商业银行却产生不显著的不利影响。这表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改变了其盈利结构。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商业银行提出以下建议:转变经营理念,拓展传统业务;注重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促进双方优势互补;抢占科技风口,推动科技赋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政府对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视度不断提升,社会信用水平也在日益增强,2014年6月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正式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阶段,而该政策所引致的社会信用水平的提升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否以及如何实现相应的目的、具体实施的效果怎样、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如何、未来还需要完善哪些内容,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使得
分拆上市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重组方式,不仅能解决多元化公司的发展问题,还能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在我国科创板设立之前,由于国内相关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监管层的严控政策,许多优质公司的资本运作受到严重限制,直到2019年《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及《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才彻底打通境内分拆上市的渠道,为更多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自此选择境内分拆上市
企业创新既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然而,创新活动具有收益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并且银企之间还存在着收益与风险不对称的问题,风险偏好度较低的银行往往会对企业创新活动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因此,一些具有创新潜力的中小企业在进行创新时往往会面临着融资约束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本文以2013-2020年新三板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年度与个体双向固定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近年来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广大中小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倒闭破产的危机,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必须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解决其融资难题。而供应链金融正是一种能有效避免中小企业融资劣势的新型融资模式。它可以构建起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
随着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调整,机构投资者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其数量、规模还有类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能否稳定股市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此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帮助我国机构投资者树立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对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我
可交换债券作为可转债的创新品种,最初引入我国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减持问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可交换债券逐渐展示出其在融资减持方面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可交换债券融资由于有质押物和评级作为保障,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用于交换的标的股票是存量股,加之漫长的换股期可以避免集中换股带来的冲击,所以也不会对股票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市场对可交换债券的日益重视,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在我国市场中发展的越来越好,规模也日益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占据较大比重且同比增幅显著,资产证券化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支持作用,尤其是在处于发展关键期和转型攻坚期的特殊时期。但信贷资产证券化会影响主体的风险承担,并且这种影响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好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资
中国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全面结束后,从半流通转变为全流通市场。原本仅依赖企业净资产增值获得投资回报的股东,还能在二级市场上抛售股份套取现金以获取更大收益,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的大规模减持行为频频爆发,他们的逐利行为伤害中小股东利益,还对证券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造成影响。然而,对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进行有效监管面临困难,如何将恶意套现获利的减持行为与符合正常市场交易规律的合理减持行为区分就极为棘手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积极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期望通过提高上下游环节的纵向一体化程度来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是,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策略并非总是经营良策,一体化所带来的资源负担加重、专业化损失和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会逐渐侵蚀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在欧美国家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分拆上市早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规避多元化弊端的操作,而我国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陆续有企业进行分拆上市。2019年,我国资本市场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收窄将银行推向了金融创新的新局面。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是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改变传统融资形式的关键途径。近年来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理念带动下,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业蓬勃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将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形成一定影响,而理清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如何、具体的影响路径又是哪些,对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