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周楚墓中常常出土一种头插鹿角的怪兽形象的漆木器,学者往往称之为楚式“镇墓兽”。该器物仅在楚墓中出土,是典型的楚式丧葬器物。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掘总数已经超过400件,器形一般为方体底座上榫接作龙、怪兽等动物形象的躯体,绝大部分头顶插鹿角。不同时期的楚式“镇墓兽”形态也随时间的不同而略有些变化,但是,总的形象都是头插鹿角的怪兽形象,并且头上插有两支或四支真鹿角;大多数鹿角上绘云纹等花纹。楚地出现头插鹿角的丧葬用器并不是偶然的。从自然条件上讲,东周时期江汉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适合麋鹿生存;从人文因素上讲,楚人自古崇鹿,认为鹿是仁兽、瑞兽而加以神化;再者楚地自古巫风浓郁,鹿被认为是巫觋通天地的助手。这样,头插鹿角的“镇墓兽”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自楚式“镇墓兽”被插上鹿角以来,其型制不断发生变化,经历了从简到繁再到简的过程,但其头上所插鹿角一直未变。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楚式“镇墓兽”鹿角上一直伴随着彩绘的云纹,间有其他纹饰出现。鹿角的多寡与墓主人身份的高低息息相关,从总体上来说,墓主人身份为“中下级士”的墓葬出土楚式“镇墓兽”鹿角占最大比例,其他身份等级也有出现,但数量较少。鹿在上古时期的巫术中充当了巫师的重要助手,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教信仰中也用鹿角帽来象征巫师级别的高低。由此可以看出,鹿角的出现是先民崇鹿观念的具象化。在楚人心中,鹿角是神圣和祥瑞的象征,因此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鹿角代表了多种功能的融合。楚式“镇墓兽”插上鹿角之后,鹿角的功能也附着于其上,楚式“镇墓兽”的神性或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