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多个意象,以诗歌意象为突破口,进行一些典型意象的研究,给学生学习分析诗歌一个抓手,可以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和解读诗歌的效率。意象研究的作用很多,研究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中独特的文化积淀以及这种积淀的特殊的形式多样的体现;可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较快地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是解读其他文体的需要,对其他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很有帮助。一些看似很普通的物象,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柳、竹、秋千、菊、牡丹等意象有着特殊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用非常明显。这几种意象较为典型,中学教材中多有涉及。柳意象具有丰富的含义:春天的象征,情感的寄托,女子的比喻,活动的地点,绿化的树种,历史的见证者,一定民族心理的体现。本文还试图对柳文化进行源头和原因分析,涉及了一些文化习俗故事。竹意象具有丰富的含义:竹是春天到来的标志,与人类的娱乐生活密切相关,竹也是重要的精神寄托和象征,是中国画的重要内容,竹是人们旅游休息、修身养性的所在,是一种美食。竹在中华文明的演进中曾经做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秋千意象含义相对比较简单:青春少女的象征;多与上层社会、大家闺秀有关;与朦胧的感情有关,这种感情或许是想像中的,不现实的,飘渺的;营造一种意境。菊意象具有丰富的含义:秋天(重阳)的象征,菊是人的喻体,菊是高洁品格的象征,隐居的标志物,一种药材,绿化的花种,一定民族心理的体现。本文还试图对菊文化进行源头和原因分析,涉及了一些文化习俗故事。牡丹有很高的成为中国国花的呼声,牡丹意象具有丰富的含义:春天的象征,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女子的比喻,绿化的树种,绘画的题材,一种药材,坚贞不屈的象征。本文还试图对牡丹文化进行源头和原因分析,涉及了一些文化习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