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能值分析以同一客观标准的太阳能值衡量各类不同能质能量的真实价值和数量关系,运用其明晰不同类型水资源在作物生产系统中的内在贡献和利用效率,可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和有效参考。粮食生产耗水来源分为蓝水(即地表水和地下水)和绿水(指有效降水),且这两类水资源对产量的贡献不同。然而传统的作物生产系统能值分析对蓝绿水的区分及量化研究尚不明晰。本文以中国2001-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流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与尺度效应”(编号:518092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值分析以同一客观标准的太阳能值衡量各类不同能质能量的真实价值和数量关系,运用其明晰不同类型水资源在作物生产系统中的内在贡献和利用效率,可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和有效参考。粮食生产耗水来源分为蓝水(即地表水和地下水)和绿水(指有效降水),且这两类水资源对产量的贡献不同。然而传统的作物生产系统能值分析对蓝绿水的区分及量化研究尚不明晰。本文以中国2001-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生产系统为研究案例,以省级区域为空间单元,基于蓝绿水足迹核算和边际理论区分蓝绿水资源对产量的贡献,以此构建并量化作物生产系统水资源能值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资源能值投入、水资源能值贡献率和水资源能值利用效率指标,实现了基于能值的区分蓝绿水的作物生产系统水资源能值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1-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总水足迹多年平均为5037.41亿m~3/a,呈增加趋势,增幅达22.63%。其中绿水足迹占比64.64%,增幅为34.27%,而蓝水足迹增幅仅为4.27%。各作物生产绿水足迹历年均高于蓝水足迹,年均绿水足迹占总水足迹均超过50%,各作物间水稻蓝水足迹占比最大,玉米绿水足迹占比最大。各地区蓝绿水足迹地区差异显著,2016年蓝水和绿水足迹最大值的河南和黑龙江,分别是最小值的西藏的116.07倍和393.07倍。(2)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年均总投入能值为4.91×1023sej(solar emjoules,太阳能焦耳),其中可更新能值流(指系统中投入的可更新资源的总能值)仅占26.96%,其中又以水资源能值投入最多,占可更新能值流62.70%。从当地资源类型看,购入资源占总能值投入的71.89%,化肥(氮磷钾肥和复合肥)占购入资源超50%。不同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中可更新能值流投入占比以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较大(均超过30%),浙江和福建则较小。(3)研究期间内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中总水资源能值投入增加16.61%,2016年达到9.21×1022sej,绿水能值投入占比为47.36%,其增幅(34.27%)远高于蓝水(4.27%)。各作物生产系统中玉米自2011年超过水稻成为总水资源能值投入最大的作物,且增速最快(增幅达63.28%),其中绿水投入能值增幅更是达到100.25%。2016年总水资源能值投入数值和增幅均最大的地区为黑龙江,分别为1.04×1022sej和94.81%,蓝绿水能值投入最大地区分别为河南和黑龙江,占全国的11.48%和12.90%。(4)总水资源能值贡献率增幅仅3.79%,蓝水能值贡献率历年高于绿水,但两者差值已由3.73%缩小到0.81%。各作物生产系统中大豆绿水能值贡献率历年均远高于其余作物,2016年达到12.45%,水稻蓝水和绿水能值贡献率增幅(26.25%和7.02%)均高于其余作物。2016年各地区间不同作物总水资源能值贡献率最大值地区均为西藏,最小值地区均为福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中蓝绿水能值贡献率最值地区均为新疆。(5)总水资源能值利用效率研究期间内增加了36.72%,绿水能值利用效率历年均远高于蓝水能值利用效率,多年均值相差达到7.72倍,且其增幅达27.28%。各作物中玉米总水资源能值利用效率多年间均高于其余作物,多年均值为7.64。各地区来看,10个省份总水资源能值贡献率多年均值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是总水资源能值利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值,其中4个分布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对于缺水地区而言,高水资源能值贡献率但较低的水资源能值利用效率意味着水资源紧缺程度加剧。在符合区域气候和作物生长特性条件下,要提高当地作物生产系统水资源利用效率,可根据各地的生产条件和地域特点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育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充分利用可更新资源,提高系统生产能力。此外,缺水地区还可将有限的水资源投入产能更大的作物上,增加收益,并通过省际粮食贸易,缓解当地水短缺压力,以提高当地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节约当地农业水资源。综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蓝绿水能值分析不仅明晰作物生产与耗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还完善农业生产系统水资源能值评价研究,丰富农业水资源研究体系,为区域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合理配置提供方法和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海洋能资源丰富,其中海流能开发潜力巨大,本文研究的偏心圆柱绕流发电装置的水动力学机理是当来流经过圆柱时,由于边界层脱落不均匀,就会产生周期性的力,从而导致摆动。该装置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在开发海流能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偏心圆柱绕流摆动的运动规律以及能量转化效率,研究偏心距、阻尼以及雷诺数等参数对偏心圆柱水动力性能以及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应用混沌理论中
在冬小麦灌浆期,往往突发高温和干旱天气,给粮食产量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研究冬小麦生理生化特性、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浆期高温和干旱的响应过程,对挖掘冬小麦应对高温和干旱灾害的抗逆潜力和指导减灾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在构建高温胁迫情景时,时间尺度上通常采用昼/夜的恒定温度,这与实际自然环境下的日气温变化特征不符。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梯度水平的高温和干旱胁迫,旨在解析冬小麦叶片光化学变化,
混凝土结构常处于温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在温差荷载作用下,因混凝土各相组成的导热性能及热膨胀性能不同而产生温度应力,此过程的反复作用会引起混凝土损伤的积累,使其出现开裂和剥落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影响。本研究基于物理试验,探究了循环温差作用下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循环温差和不同温差循环次数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以超声波速为损伤变量的热疲劳损伤模型。基于随机骨
植被覆盖下的坡面流研究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环节,虽有诸多成果面世,但植被群落及其空间配置对水沙输移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同时,由于植被覆盖下的复杂水流条件,坡面流阻力的精准获取仍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所在。本研究通过不同植被群落及空间配置的清水试验与含沙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植被条件下水动力学及相对水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构建植被群落下的坡面流阻力系数计算模型。分析含沙水流强度指标、最大泥沙拦蓄量和拦
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引起下垫面植被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特别是产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植被恢复背景下流域径流演变规律与河川径流过程变化规律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是认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过程变化的基础,对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自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植被恢复显著的北洛河上游(吴旗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
易溶盐是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胶结土体颗粒、维持黄土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易溶盐含量较高的黄土,在上覆压力和浸水作用下产生的湿陷变形,实际上可以分为由结构破坏引起的湿陷和由易溶盐溶解引起的溶陷两部分,两者同时发生,两者之和构成传统意义上的湿陷量。黄土中易溶盐结晶或溶解等赋存状态决定着黄土溶陷变形的大小,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以咸阳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易溶盐含量下原状黄土样的原含水率、浸盐
地下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口急剧增长、地下水过度开采,在世界许多地区地下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地下水位观测站点稀疏,且连续性较差,导致对西北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认识不够全面。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卫星为观测地下水提供了新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表的硬化面积迅速扩大,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和积水灾害,严重危害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城市降雨的大量排放也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因此,国家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以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然而,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建设来说,通常会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来保证黄土路基的稳定。显然,海绵城市建设所要求的路基透水和保水
随着分洪工程的建设发展,经常会遇到分洪工程进水口的过流能力、洞身的输水能力以及出口下游的冲刷等问题,研究这类问题的方法通常采用传统的水工模型试验加理论分析方法来解决。但由于分洪隧洞长则几百千米短则几十千米,因此物理模型不得不采用小比尺模型进行研究,由此带来缩尺效应及相似误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和研究。本文以陕西省某长距离分洪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小比尺物理模型无压流试验的阻力相似难以满足的问题进
作为农业大国,目前灌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实现量水设施测控一体化有助于推动现代化建设。目前平板闸门仍为灌区常见的渠系量水建筑物,但在闸门全开时往往由于闸墩形式比较传统无法实现测流功能,虽然可通过加装其他量水设施补足闸门全开时的测流功能但也随之产生了二次水头损失,为此有必要对闸墩形式进行创新使这些闸涵兼备特设量水设施的优越性能,又具有正常的引水分水功能,通过对新型组合装置的水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