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围绕负载型Ga2O3催化剂在乙烷脱氢反应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展开,包括催化剂稳定性问题、反应机理和CO2气氛作用以及能量平衡问题。为了得到活性和稳定性俱佳的催化剂,本文首先对Ga2O3催化剂的载体进行了筛选。β-Ga2O3和Ga2O3/T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烷脱氢初始活性,初始乙烯得率较高,但是它们的活性不易保持,稳定性远不及Ga2O3/HZSM-5、Ga2O3/Al2O3和Ga2O3/SiO2。β-Ga2O3在5 h之内快速失活的原因是比表面积较小,积炭迅速覆盖表面Ga2O3的脱氢活性位。Ga2O3/HZSM-5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均比较理想。通过调变载体的硅铝比可以进一步改善Ga2O3/HZSM-5催化剂的稳定性以及乙烯的选择性。根据NH3-TPD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的表征结果,随着载体硅铝比的上升,催化剂的表面酸性不断减弱,从而抑制了一些成环、低聚等副反应的发生,使得乙烯选择性上升的同时,催化剂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增强。当载体硅铝比接近100时,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与稳定性。Ga2O3/HZSM-5(97)上,稳态乙烷转化率为15%,乙烯选择性为94%,并且在70 h之内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Ga2O3/HZSM-5催化剂上,乙烷脱氢反应主要遵循异裂-解离吸附机理,其中载体所提供的B酸位(主要是中-强酸位)对脱氢反应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Ga2O3/HZSM-5催化剂的载体进行碱处理,可以在催化剂上形成更多介孔,同时使表面中-强酸位的酸性减弱。碱处理后的催化剂在长时间反应下,抗积炭能力有所增强,不容易积炭而失活,这归功于含有介孔的Ga2O3/HZSM-5催化剂所具有的良好扩散性能。与乙烷纯粹脱氢反应相比,在反应气氛中添加CO2和微量O2对β-Ga2O3和Ga2O3/HZSM-5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Ga2O3/HZSM-5来说,CO2浓度较低时,通过逆水-煤气反应,对活性以促进作用为主;CO2浓度较高时,则通过与C2H6的竞争吸附,对活性以抑制作用为主。结合XPS和热重分析结果,CO2对Ga2O3/HZSM-5催化剂稳定性的增强作用可以归结于补充晶格氧和防止积炭两方面。Al2O3也是一种较为优秀的载体。本文采用了多段聚合物模板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介孔msu-γ-Al2O3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合成Ga2O3/msu-γ-Al2O3催化剂。同时也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的Ga-Al-msu-γ复合催化剂。在乙烷脱氢反应中,所有的Ga2O3/Al2O3催化剂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非介孔γ-Al2O3负载的Ga2O3催化剂相比,介孔Ga2O3/msu-γ-Al2O3和Ga-Al-msu-γ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态乙烯得率,这与催化剂的介孔结构以及表面酸强度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