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绍兴市2001-2015年森林火灾统计数据、森林资源分布等数据,采用多项综合分析指标,利用SPSS和Excel等数据分析、统计软件,研究了绍兴市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发生森林火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掌握绍兴森林火灾发生规律。通过剖析上虞区“8.6”和新昌县“8.11”森林火灾等典型案例,提出绍兴市防控森林火灾的对策和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2001-2015年绍兴市森林火灾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5期间,绍兴市共发生森林火灾359起,每年平均为23.9起,过火面积达2166.61 ha,森林火灾受害面积1395.09ha,总森林受害率3.13‰,较大的森林火灾和一般森林火灾占火灾总次数的99.72%;绍兴市所辖内的6个行政区都有森林火灾分布,且火灾发生的次数与森林的面积具显著性相关关系。2001-2015年,绍兴市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前期逐年升高,在持续高温干旱的2004年达到最高峰,随后火灾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2009年以后火灾次数基本在10起以下,高发期在冬春季节的1-4月份,其中2-3月发生最多,森林火灾高发时段为10—17时,高峰时段为14-15时。绍兴市的森林火灾起火原因主要是人为火源,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因森林火灾的99.69%,其中,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用火分别占43.8%和56.2%;烧荒烧炭烧灰积肥是生产性火源中比重最高的,达40.4%,而非生产性用火的重点火源为上坟烧纸和吸烟,分别占据34.8%和14.9%;引发绍兴森林火灾的高危人群为从事农业生产和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人群引发火灾次数占到总次数的67.9%。通过对上虞区和新昌县森林火灾两个案例的分析,客观总结上虞区、新昌县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同时,查找问题短板,分析主要成因,提出主要的防治措施:建议通过提升监测能力,提升防范能力,提升应急能力,提升宣传能力,提升奖惩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等措施达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降低火灾损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