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以奶山羊建立动物模型;第二章建立粗饲料养分与瘤胃发酵产生乙酸、丙酸、丁酸数量的关系,以期建立预测粗饲料瘤胃发酵VFAs产量的预测方法;第三章研究不同瘤胃乙丙酸摩尔比与乳脂率的关系,以期寻求保证乳脂率的瘤胃发酵条件;同时通过观察瘤胃发酵类型与胰岛素分泌、乳腺养分吸收的关系,研究瘤胃发酵类型对乳脂率产生影响的机理。第一章 动物模型1的设计是通过安装瘤胃瘘管灌注VFA和采集瘤胃液;通过安装颈动脉插管、乳静脉插管进行血样采集和血流量的测定。但是术后引发血栓,导致奶山羊死亡。经过探索发现奶山羊不适于长期安装颈动脉插管。动物模型2通过安装瘤胃瘘管灌注VFA和采集瘤胃液;进行颈动脉游离手术,采取频繁穿刺采血,乳静脉通过滴定方式进行血流量的测定。模型2在本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第二章本研究利用10种粗饲料中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以其为底物所产生的VFA的量,求得5种养分分别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发酵系数。通过粗饲料养分与瘤胃发酵产生乙酸、丙酸、丁酸数量的关系,建立预测粗饲料瘤胃发酵VFAs产量的预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底物中5种养分纤维素、半纤维素、粗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分别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效率(养分发酵系数)为8.0、0.9、0.8;6.0、3.3、1.4;2.8、1.0、0.5;18.3、3.3、0.8;5.2、2.0、0.9mmol/g。利用本研究的发酵系数和养分含量,预测9种粗饲料的VFAs产生量,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利用发酵系数预测VFAs产量是可行的。第三章本试验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及颈动脉插管的莎能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3×4拉丁方设计,4个处理(4种灌注混合VFA的不同比例 )。试验羊的饲养水平为1.3倍的维持水平,其中基础日粮应满<WP=7>足试验羊的维持需要,瘤胃灌注的VFA提供高于维持30%的MEm 。研究瘤胃灌注不同比例的VFA对乳脂率、瘤胃VFAs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及乳脂率与各项研究指标的关系。试验结果如下:1.从本研究的结果分析,各VFA乳腺吸收率不同,乳腺吸收率的大小关系为:乙酸>丙酸>丁酸。乳腺乙酸吸收率范围在:67.09-74.34%;乳腺丙酸吸收率范围在:40.40-60.19%;乳腺丁酸吸收率范围在:37.15-43.69%。2.瘤胃内乙丙酸摩尔比为3.29时,乳脂率最高。瘤胃乙丙酸与乳脂率间有以下回归关系:Y=-0.7454X2+4.1186X+0.0979 r=0.9293式中:X—瘤胃中乙丙酸摩尔比 Y—乳脂率(%)3.乳脂率与VFAs乳腺吸收率的关系本试验的研究表明,乳脂率与乳腺乙酸吸收率之间呈很强的线性相关,回归关系如下:Y= 0.1488X – 5.3396 r=0.9114 式中: X—乳腺乙酸吸收率(%)Y—乳脂率(%)乳脂率与乳腺乙酸吸收率、乳腺丙酸吸收率和丁酸吸收率间呈很强的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0.08739X1+0.02415X2+0.01536X3-2.909 r=0.964 式中: X1—为乳腺乙酸吸收率,X2—乳腺丙酸吸收率,X3—为乳腺丁酸吸收率(%);Y—乳脂率(%)4. 本研究表明,瘤胃内乙酸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乳脂肪的合成。瘤胃内乙酸比例过低,血浆胰岛浓度升高影响了乳脂肪合成前体物质在乳腺和其它体组织之间的分配,减少了乳脂合成;瘤胃内乙酸比例过高,糖异生不足可能导致了乳腺对乙酸利用效率的降低,进而降低了乳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