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瑕疵承诺与强奸罪成立关系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奸罪作为古老的自然犯,保护的主要客体在于妇女的性自主权,这一客体带有明显的被害人主观性,容易导致国家诉权为个人左右,因而强奸行为中,对被害人意志及其表达的研究十分必要。“违背妇女意志”在主流观点中被认为是强奸罪的本质特征,这一主观感受体现于客观层面,则表现在被害人的承诺。因此,被害人承诺的考察也是判断强奸犯罪中妇女意志的有效切入点。同时,也正因为作为主观层面的存在,意志在客观世界的表达过程中极易出现瑕疵,导致意思表达不真实或不自由等情况,类型复杂、不可一概而论;而瑕疵情况下成罪与否、罪轻罪重的判断,不仅关系到行为对妇女性自主权的危害性,更关系到行为人本身的刑法评价,因此,对于强奸罪性行为中被害人瑕疵承诺的研究具有价值与必要。本文以强奸罪客体、本质特征以及被害人承诺的界定为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专门针对被害人承诺构成要件缺陷导致的瑕疵情形中的典型——主观要件缺陷——作为重点展开讨论,并引入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瑕疵为标准,进行创新型细分,最终明确不同类型被害人瑕疵承诺对于强奸罪成立的影响,发挥其指导作用。除去引言,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四万余字:第一部分对强奸罪与被害人承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界定。主要明确了强奸罪的客体以及本质特征,作为判断强奸罪成立的基础。同时,该部分对被害人承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着重于其成立条件的讨论,避免了关键性概念不清导致的混淆。第二部分对被害人瑕疵承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构成要件缺陷导致的瑕疵情形中的典型——主观要件缺陷。同时,该部分创新性地引入民法中的意思表示瑕疵标准进行分类,剔除于刑法领域无用部分,保留了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四项具有刑事意义的分类,为下文分析瑕疵承诺的成罪影响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对被害人瑕疵承诺对于强奸罪成立的影响展开讨论。首先,该部分阐明了价值立场,对被害人承诺根植的思想基础——刑法家长主义与自我决定权——进行分析。其次,该部分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四项为分类,通过对被害人承诺有效性的分析判断客观要件,通过对行为人意志与认识的分析判断主观要件,并辅以诸多示例,条分缕析,为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标准。
其他文献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应当如何,对此,实务中处理的结果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理论上之学说争议亦是此起彼伏,尤以“直接效果说”与“清算了结说”(又称“清算关系说”)为主要代表。从
间接侵权有助于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本文以专利为重点研究间接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专利法的立法目的是通过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来鼓励发明创造,进而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
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斗殴罪是法律实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犯罪,三罪的认定以及界分存在某些模糊地带,刑法修正案曾对该罪名做出过适当的调整,但是实践中对三罪的认定仍然
我国建筑业历史悠久,清朝营造法内容庞杂,其营造立法可谓集历代之大成。而在工程营造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物料”,它是各项工程的物质基础。对于工程营造中物料
认干亲习俗是流传千年的保育习俗,本文运用田野调查并参照文献纪录,从信仰体系、仪式体系、象征体系三个角度对认干亲仪式进行“深描”,力图揭示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本文共分五部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和政务、虚拟社区等在无形中改变了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行为方式。网上交易的特有属性,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