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公案小说的创作基础上,受西方译介侦探小说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作家不断移植、借鉴、模仿和探索,终于创作出审美特征与本土色彩并重的侦探小说,并开始了侦探推理理论的自觉,把中国本土侦探小说推向了成熟。本文从侦探小说的核心元素和审美特征——推理的角度,对中国近现代由公案而侦探的这种发展过程深入研究,尝试在梳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深化对侦探小说独特文体特征的把握。由于篇幅和选题角度的限制,本文选择了本土化过程中四个阶段的几种代表作品作为分析点,以点及面,试图总结出不同发展阶段推理的特征及其渐变的规律,而对渐变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民主精神的张扬、法律制度的完善等不做过多的涉及。本文第一章以《龙图公案》作为古代公案推理的代表作品,重点揭示公案推理的礼治大于推理、推理非逻辑化和科学化、拷讯大于推理、推理阻滞诉求神断、简单化、模式化等诸多局限,这些局限严重制约着其审美特征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变,但是其本身也存在利于向现代转变的因素;第二章主要分析随着近代译介侦探小说的传入,侦探小说本土化开始了多路向的努力,出现了以《中国侦探案》为代表的整理旧公案和以《老残游记》为代表的部分借鉴西方侦探小说迎合市场的情况,两种路向的推理各有特征,但真正成熟的中国侦探小说还没有出现;第三章重点关注近代西方译介侦探小说,它们大量的传入中国,为侦探小说本土化提供了美学和文学上的参照,本文以传播最广的福尔摩斯侦探案为例,单列一章探讨其成熟的推理美学特征;第四章主要分析在模仿和借鉴基础上,中国的侦探推理开始成熟起来,最为著名的是程小青以霍桑为主人公的《霍桑探案全集》。程小青的作品已经把推理置于小说的核心地位,使运用缜密的智力和敏捷的手段推知案件真相、揭开谜底成为小说的美学特征,同时又吸收了传统公案推理的长处,推动中国本土侦探小说走向了成熟。从传统公案小说到成熟的中国侦探小说,推理作为侦探小说核心元素和美学特征在冲击、模仿中走过一条逐渐核心化的道路。推理成为侦探小说的核心审美特征,不仅是侦探小说成熟化的标志,同时也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了解推理的发展过程,不仅对于研究侦探小说文体特征的发展,而且对于指导侦探小说的创作,认识侦探小说的社会作用也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