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感染在临床上很常见,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抗菌剂,其具有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副反应较少等优点。目前由于抗生素滥用及临床不合理用药,致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频现,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主要是由于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破坏内酰胺环使其失活。以β-内酰胺酶为靶点进行抗耐药菌候选药物的研究仍然是目前阶段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基于此,本研究以中药和微生物两种材料为资源,通过抗耐药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平台的搭建及优化,以期从中筛选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并为其深入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的内容具体如下:抗耐药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平台的优化。本研究以碘试剂法为依据并对其进行优化,以适用广泛的分光光度法为切入点,搭建并优化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平台。优化后确定筛选平台最佳方案为:最大吸收波长为571 nm,青霉素V钾浓度为0.02 mg/m L,酶浓度为70 U/m L,他唑巴坦浓度为0.03 mg/m L,温度为25℃。优化后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筛选平台具有微量、快速、高效、稳定等优点,是寻找和发现有潜在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手段。微生物源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通过对骆驼蓬、冬虫夏草和土壤中微生物分离纯化,获得332个菌株并对其进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结果显示162个菌株没有抑制作用,对β-内酰胺酶抑制率在70%以上有34株菌,进一步通过抗菌活性验证的结果显示,34个菌株对β-内酰胺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编号CC-51、TRP-33、TRP-71抗菌效果最好,抑菌圈分别为21.5 mm、22.2 mm和18.7mm。通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初步确定3株高活性菌株分别是:TRP-33和CC-51菌株为Aspergillus sp.,TRP-71菌株为Penicillium sp.。42种中药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本课题前期通过中药抗耐药菌研究相关资的料搜集和筛选,最终确定42种待测中药,并对这些中药进行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抑制率在80.00%以上的中药有15种,进一步通过抗菌活性验证,结果显示15种中药对β-内酰胺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紫花地丁、苦参、黄芩、苏木4种中药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大于18.00 mm,比阳性药他唑巴坦抑菌效果好,尤其是苏木的抑菌圈达19.50mm,为后期抗耐药菌中药组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β-内酰胺酶高抑制活性化合物的跟踪分离。运用薄层色谱法和柱层析法对土壤中编号TRP-33活性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获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最终分离鉴定了化合物H1、H3分别为琥珀酸、Fumitremorgin C,化合物H2、H4和H5由于时间关系没有鉴定出结果。其中化合物H4的IC50为0.689 mg/m L,显示出相对较好的β-内酰胺酶抑制活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证实,在中药及其微生物中,存在有较好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抗耐药菌药物发现的良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