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及对策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人们基本生活、促进人们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而残疾人由于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权利平等的体现。关于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一方面是对残疾人及其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促进残疾人全方位发展的保障。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服务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实践评价的研究较少。  本文基于评价研究较少的状况,在三大理论的支撑下,对残疾人及服务的相关理念、研究现状、视角、方法等进行综述,发现通过构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状况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选取了2013年的31个省市的残疾人服务统计数据,使用了相关分析法、专家咨询法、AHP法和TOPSIS法,并借助SPSS和EXCEL软件完成指标的构建和省际层面的服务水平分析。实证结果:我国省际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并不均等,服务水平整体偏低、省际服务整体不均等、地区间某些子服务的发展也不均衡。进而,本文得出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服务重视度不够高、残疾人需求定位不够准确、服务投入机制不够完备和服务考评系统不够完整。因此,为了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本文尝试从理念、供给、需求、考评四个层面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均等化,能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学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根据这一社会发展的导向性目标,我们应当将不断加强和完
学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部分教师主张语文教学应该向信息技术靠拢,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部分教师认为情境教学模式是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