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80后”文学的价值空间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utz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文学发展至今已逾十年,十年间这一创作群体在成员分布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其内部的分化与重组中逐渐廓清了自己的文学版图。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80后”文学的诞生、繁荣、发展与“没落”无疑是社会文本的一个生动存照,这一群体的文本多样性、作品风格的转型、受众影响力,甚至作者职业的重新定位等现实问题,更昭示着我国当代文学的内部构成与未来走向等重大命题。在主流文坛与媒介评论中,“80后”文学一直被命名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思维定势不仅会严重挫伤这一青年创作群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一种重大的误读。在商业运作与媒体批评的合力作用下,“80后”文学在进入市场之初便受到区别对待,这种“市场准入原则”不是文学审美价值而是可预估的商业利润。由于“80后”文学的发展渠道更多地避开了文学主流期刊而选择图书出版,因此来自文艺界的批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市场份额与社会媒体批评的影响,这就造成了“80后主流明星作家以少数人代言了沉默的大多数”,这种现象不仅是对“80后”文学的整体误读,更是对其中严肃写作,秉承传统人文精神的优秀作者的无情遮蔽,徐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本文采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将“80后”文学纳入时代语境中,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80后“边缘化”作者徐璐及其作品进行深入考察,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叙事学角度和审美接受角度分别对其作品的价值空间予以挖掘,深入探究其作品之所以“叫好不叫座”的背后原因。最后,回归整个“80后”文学场域,由徐璐现象反思“80后”文学的研究现状,重审“80后”文学的价值空间,旨在弥补“80后”作家作品研究的空白,反拨学界由对“80后”文学的惯性批评所带来的误读,从而促进当代青春文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框架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内容重点阐述徐璐何以在80后创作群体中被边缘化的原因,将徐璐的创作纳入到历史语境之中,通过对时代背景、文学背景和媒介背景三方面的分析,对“80后”文学的宏观语境做以整体的把握。第二章是有关徐璐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采用分期研究和叙述学阐释的方法,分别从徐璐创作概述及其身份定位、徐璐作品的校园叙事和乡土叙事三个方面来审视这位“80后”非主流作家的非凡意义,以此作为重审“80后”文学整体多样性样貌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从审美接受的角度考察徐璐及“80后”文学的市场影响力,从受众接受的视角评估“80后”文学的意义空间。第四章是由“徐璐现象”反观“80后”文学的价值空间。通过对徐璐作品的独特性分析,揭示其与“80后”文学价值空间之间的联系。并引入布迪厄“文学场”理论,对“80后”文学场内部做以创造性地分析。结语部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以回顾,并就论文观点予以提炼、重审和补充说明。
其他文献
《中国记者》2014年第11期组织推出了"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专题论文,受到业界读者关注。本期继续刊发相关文章,希望能将这一讨论引向深入。欢迎读者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正>纸媒如何影响年轻读者,如何在青少年中培养对报纸的感情和阅读习惯?如何为报纸培养未来一代一代读者?《南湖晚报》积极开展小记者工作,目前晚报小记者已达3万多名,不仅为
作为诗体的元杂剧曲词,无论就其本身来说,还是就其在舞台表演的功能而言,都是以抒情为主体,继承了古代诗词的抒情性特征。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也会把目光放在曲词的抒情特征
本研究选取某市初中学生239人,向其发放《亲子关系诊断测验》及《中学生气质问卷》,得出结论:与初一年级相比,初中二、三年级的亲子关系显著不良,同时亲子关系与气质各维度具有相
<正>按照科学、严谨、简明、实用的原则,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突出保基本、强基层的理念,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和特色
传记文学是历史和文学为两大主体元素的学科。随着当代各类学术理论的兴起,很多中外学者也开始重视传记文学的研究。藏族传记文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数目,更有深刻的主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投资兴建的,目前状况资金短缺,人口密度大是保障性住房景观建设的最大影响因素。保障性住房居住区作为居住区的特例,也是居住区景观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经济
曲艺谚语伴随曲艺艺术而生,是曲艺美学的诗意表达。它们以其短小精悍的外在表现,透发出意味隽永的丰富内涵,但长久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限于篇幅,只选择了曲艺谚语
目的评价不同时间微/纳米表面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机械处理组和微/纳米表面组种植体植入去势SD大鼠股骨远端,术后0、4、12周对大鼠进行活体显微CT扫描。
在科技的发展下,自动化成为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自动变频控制设备的出现是生产的革命,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又提升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变频控制技术的原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