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德伦理学是近30年来道德哲学研究的主题,然而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情境主义对其的攻击也不断增加。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挑战和质疑过程中,实验伦理学得到了逐步发展,其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迅速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中——道德的心理物理学。道德的心理物理学主要是探讨物理环境的变化对人们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影响。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涵盖了“左右”、“上下”、“黑白”等诸多两极物理变量。不过,“整齐与混乱”即“有序与无序”这对常见的两极物理环境变量缺无人研究。从理论家的角度来看,整齐有序与混乱无序对人类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均有功能性。社会学领域中的“破窗理论”和人类学中的“符号象征理论”都能从思辨的角度阐述了这两者的功能性。整齐有序意味着人们的行为表现会符合社会规则,也符合大众的道德要求。混乱无序意味着人们的行为表现会脱离既定的社会风俗,对道德规范表现出背离。然而,这些理论观点缺乏适当的实验证明。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证明途径。本研究就是萌发于此。本研究由两个现场实验组成。这两个实验回答了一个问题:物理环境有序性是否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实验一发现,在整齐有序的物理环境下,个体会倾向于做出严苛的道德判断;在混乱无序的物理环境下,个体会倾向于做出宽松的道德判断。实验二发现,当个体处于整齐有序的物理环境中,会较少地表现出不道德行为;当个体处于混乱无序的物理环境中,会更容易地表现出不道德行为。物理环境的有序性对个体的道德反应起着如此影响,其原因可能是个体对物理环境有序性的感知,会激活自身相关的心理模式,如“世界随机性”模式,而该模式又能使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有所降低,最终导致个体表现出不道德的行为。本研究的两个实验不仅初步验证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也为情境主义伦理学提供了实证支持。另外,本研究也丰富了道德的心理物理学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当然,实验设计不够严格,额外变量的控制不够严格也是本研究的局限,建议未来研究要结合外部情境与内部因素来进行深入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