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XCR2是否在不同部位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AT)诱导的肝细胞葡萄糖代谢中发挥作用。[方法]首先,采用CXCR2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CXCR2过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构建沉默、过表达CXCR2的HepG2细胞;其次将稳定释放脂肪因子的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60141,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对肝细胞葡萄糖代谢及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2020S123, CXCR2对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诱导的肝细胞糖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XCR2是否在不同部位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AT)诱导的肝细胞葡萄糖代谢中发挥作用。[方法]首先,采用CXCR2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CXCR2过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构建沉默、过表达CXCR2的HepG2细胞;其次将稳定释放脂肪因子的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通过 transwell 小室与干预CXCR2表达后的HepG2细胞进行共培养;再次,收集共培养后各组HepG2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检测共培养后HepG2细胞的CXCR2表达情况,验证不同部位AT诱导下HepG2细胞CXCR2表达的干预效果,同时收集共培养后各组上清液,利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法检测共培养后上清液LDH活性,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的生长情况,以期了解共培养后HepG2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进一步利用活细胞开展后续实验;最后,收集基础状态下和胰岛素刺激状态下共培养后各组HepG2细胞,经荧光葡萄糖类似物2-NBDG染色,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荧光标记的HepG2细胞比例,评估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同时采用过碘酸希夫式(periodic acid-shiff stain,PAS)染色法观察HepG2细胞内糖原分布情况,蒽酮法测定HepG2细胞内糖原含量。[结果](一)不同部位AT诱导下HepG2细胞CXCR2表达的干预效果验证:与AT作用下的HepG2细胞相比,AT诱导下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其CXCR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AT诱导下转染CXCR2-过表达质粒的HepG2细胞,其CXCR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二)不同部位AT诱导下HepG2细胞上清液LDH活性测定结果及细胞生长情况:1)与HepG2组相比,不同部位AT诱导下HepG2细胞上清液的LDH水平均升高(P<0.05);2)倒置显微镜下HepG2细胞形态良好,折光性良好,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各组HepG2细胞仍保持一定活性。(三)CXCR2对不同部位AT诱导下的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率的影响:1)在基础状态下或胰岛素刺激下,与AT诱导下的HepG2细胞相比,AT诱导下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其葡萄糖摄取率升高(P<0.001);2)在基础状态下或胰岛素刺激下,与AT诱导下的HepG2细胞相比,AT诱导下转染CXCR2-过表达质粒的HepG2细胞,其葡萄糖摄取率降低(P<0.001);3)以HepG2组为基线,AT诱导下转染CXCR2-过表达质粒的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下降程度最大,AT诱导下的HepG2细胞的次之,AT诱导下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的葡糖糖摄取率下降程度最小(P<0.001),且VAT比SAT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01);4)在胰岛素刺激后,相较于基础状态,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诱导的肝细胞葡萄糖摄取率均升高(P<0.001);4)。(四)CXCR2对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诱导下的HepG2细胞糖原合成的影响:1)在基础状态下或胰岛素刺激下,与脂肪组织诱导下的HepG2细胞相比,脂肪组织诱导下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其糖原含量升高(P<0.001);2)在基础状态下或胰岛素刺激下,与AT诱导下的HepG2细胞相比,AT诱导下转染CXCR2-过表达质粒的HepG2细胞,其糖原含量降低(P<0.001);3)以HepG2组为基线,AT诱导下转染CXCR2-过表达质粒的HepG2细胞的糖原含量下降程度最大,AT诱导下的HepG2细胞的次之,AT诱导下转染CXCR2-siRNA的HepG2细胞的糖原含量下降程度最小(P<0.001),且VAT 比 SAT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01);4)在胰岛素刺激后,相较于基础状态,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诱导的肝细胞糖原含量均升高(P<0.001);5)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HepG2的糖原分布情况与糖原含量测定结果相吻合。[结论]1)不同部位AT对肝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均存在影响,且VAT比SAT更能抑制肝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2)CXCR2负向调控AT诱导下肝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提示CXCR2是AT介导的肝细胞葡萄糖摄取障碍和糖原合成障碍的重要参与者,AT诱导的肝细胞CXCR2表达的增强可能干扰了肝细胞葡萄糖的正常摄取和糖原合成过程;3)胰岛素可改善脂肪组织诱导的肝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4)IL-8及其受体CXCR2可能是肥胖相关的T2DM发生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目 的]通过采用AMD3100+G-CSF联合动员自体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进入外周血,采集该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再局部移植于糖尿病小鼠(db/db)为动物模型的创面,并与正常小鼠(db/+)来源的EPCs移植效果作比较,探讨移植EPCs促进糖尿病创面血管化及愈合的机制及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 法]以5-6周龄的db/+(10
[目的]检测2月龄、11月龄的Uox-/-大鼠各组织器官、肠液中的尿酸含量,分析不同年龄段Uox-/-大鼠血生化指标,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防治的理想模型动物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1.Uox-/-大鼠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分布规律研究:取雄性Uox-/-青年鼠(2月龄)和中年鼠(11月龄)各10只,取血和心、肝、脾、肺、肾等组织,测定血清和各组织器官中的尿酸含量,分析Uox-/-大鼠各组织器官尿酸分
[目的]通过检测云南汉族人群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粘蛋白域蛋白-1(T-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1,TIM-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416G>C和-1454G>A以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和粘蛋白域蛋白-3(T-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
[目的]分析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的表现和其临床特征,为DM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肌电图检查并被确诊为皮肌炎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肌电图结果分为肌电图正常组和肌电图异常组,对其临床资料、肌电图特点、实验室检查、并
[目 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低钾血症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早期识别易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靶器官损害的高危人群提供依据。[方 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9月1日~2020年10月31日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因高血压住院并经筛查确诊试验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患者共290例,排除77例临床资料不完善的患者,共入组213例。收集
[目 的]本研究通过对HLA-DRB1*0301转基因大鼠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大鼠进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制备,通过比较不同EAT模型大鼠的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水平、甲状腺组织形态、甲状腺Fas、FasL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来探讨HLA-DRB1*0301基因及HP感染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的影响。[方 法]实验选用4-5周龄的野生型或转基因型SD雌性大鼠,分为对
[目 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相关基因(TWEAK、Fn14及LIGHT)mRNA表达水平、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血清中TWEAK蛋白浓度,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实验室指标的相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探讨PBC严重程度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关系。探讨双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探讨血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及其在抗骨质疏松疗效监测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检测、肝脏储备功能(DDG)检测、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测(FibroTouch)、肝
[目 的]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diabetes oftheyoung,MODY)是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基因缺陷引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发病率较低,诊断和分型主要依靠基因检测手段。其中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3 型(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the young type 3,MODY3)是最常见的亚型,由肝细胞核因子-1α(Hepat
[目 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有大量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内血管的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但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是否与促进骨内血管生成作用有关仍需进一步验证。本研究通过双侧卵巢切除术、单侧后肢股动脉结扎术构建了去势骨质疏松以及后肢缺血的小鼠动物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去势小鼠骨量的影响,同时也观察了骨内血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