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速裁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障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速裁程序在缩短案件办理时间、提高刑事诉讼效率、推进认罪认罚工作等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但与此同时,刑事速裁程序在审理时间上的缩短、审理程序上的简化等程序性设计引发了被告人权利减损的担忧和对权利保护的思考。案件办理速度的提升及审理程序的简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或无意的忽视、损害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因此如何在刑事速裁程序中尽量降低被告人权利减损的程度、实现较为完善的被告人权利保障成为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共同关注。刑事速裁程序的程序设计有其特殊性,以适用范围的有限性、诉讼程序的显著简化以及被告人的参与同意为突出特点。在该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配置及权利保障与刑事普通程序下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权利配置方面,相较于普通程序,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明显减缩,但同时,相关法律规范赋予了被告人基于速裁程序适用而应当享有的知悉权、程序选择权、量刑建议协商及优待等权利,并在量刑优惠、法律帮助、认罪认罚等方面做出保障。但由于涉及到诉讼程序及认罪认罚制度两个层面,被告人权利保障有其复杂性,因此有必要系统性的对刑事速裁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配置及权利保障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从全局角度审视该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实质缺陷,进而思考如何在速裁程序中落实较为全面的被告人权利保障。无论在规范层面还是实践运用中,被告人权利保障尚有缺陷与不足。法律规范内容不够全面、相应的保障制度及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司法机关追求办案效率而轻视或忽视被告人权利保障的现象与问题,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各项机制未能有效落实,总体而言,刑事速裁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未得到完整保障、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保障不足以及缺乏有效法律帮助、程序适用的优惠保障机制不完善是刑事速裁程序中被告人权利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德国的认罪协商制度、法国庭前认罪协商程序以及意大利依当事人的要求适用刑罚程序和美国的有罪答辩中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诉讼权利以及认罪自愿性保障机制,可以为完善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提供有益思路。针对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规范完善、实践推进、相关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一,适当扩充、细化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具体内容及行使机制。第二,强化认罪认罚的形成保障机制及审查处理机制以保障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与真实性。第三,明确刑事速裁程序中法律帮助的重点并提出在实践中推进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落实的举措以保障被告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第四,保障被告人参与量刑协商的有效性,规范刑事速裁案件的量刑工作并实施多元化的奖励措施以保障被告人在实体及程序上可以获得的程序适用奖励。
其他文献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独立成罪是积极应对风险社会、保障公众安全、维持公共秩序的必要之举,应当予以肯定。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一审稿到二审稿,再到修正案最终颁布施行,高空抛物罪的属性发生了质的改变,即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变为扰乱公共秩序犯罪。针对这一转变,虽然在立法论层面上的讨论已经结束,但在解释论上还存在许多研究空间。由于立法对本罪罪状描述较为模糊,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本罪在司法适用中出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有了生态环境修复的实践,可那时不注重环境要素的综合性修复。当今社会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旋律向前推进,面对生态环境损害民事救济的不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第七章侵权责任编针对我国迫在眉睫的生态修复工作,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通过第1234条关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设计,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修复的生态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民法典
学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运行十年以来一直未能充分适用,尽管案件数量客观上有限实为正常现象,但程序立法与司法在规范诉讼证明问题上的诸多不足,尤其是证明标准的不明确却亟须得到高度重视。正是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证明标准问题上的模糊不清,引发了学界激烈讨论,也给司法实务带来了法律障碍,造成实践困境和各地法院操作上的不统一,进而影响没收程序效应的有效发挥。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虽然在根本上属于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但又具有鲜明
学位
我国《民法典》以第543条与第544条规定了合同变更规则,并未规定合同更改的相关内容。然而在当事人合意变更合同内容时,该修改的性质究竟是合同变更抑或是合同更改存在疑问。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改的法律效果因合同同一性存续与否而截然不同,因此在理论上区分两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结合各国实践趋势以及我国的学理现状,本文拟以当事人意思立论,明确合同同一性识别问题实质上为当事人意思解释问题。在当事人意思对合同同一
学位
个人破产失权与复权属于现代破产法上的概念,是随着破产无罪主义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个人破产失复权制度,与自由财产制度、破产免责等制度共同构成完整的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体系。个人破产上的复权是指解除破产人因受破产宣告而在公私权利上受到的法律限制,恢复其正常权利的法律制度。个人破产上的失权指破产人因受破产宣告而在公私权利上受到的法律限制,但是这种法律限制却不随着破产程序的终结而解除,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权的侵
学位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首次出现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之中,无疑是我国性犯罪法网的一次精细化升级。此种行为为刑法所规制,不仅具有避免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女性遭受来自身边熟人性侵害的社会支撑,同时拥有着保护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宪法支撑。由此,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性犯罪法条所保护的对象年龄也出现科学的分层,相应的刑事责任规定更加全面,更有利于维护该年龄段女性的性自主权与身心健康权。就本罪的犯罪主体来说,通过
学位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阻断疫情的传播,政府应采取各类必要措施以减少人与人之间不必要和不安全的接触。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和整体社会的经济活动也会因此发生变化。各类电商平台成为消费者在这一特定时期内解决生活需求的主要选择,电商平台在新兴的消费模式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期间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保障权、公平交易权、个人信息权、依法求偿权等权利屡遭电商平台经营者的侵害,市场机制的脆弱性和被动性在应对不法经营者
学位
借助于迅猛发展的数据网络技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渐趋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保护商业秘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降低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入罪门槛、提高了刑罚的处罚力度、由结果犯变为情节犯并进一步完善了侵犯手段等变化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司法实践中已有问题的回应,也是为了保证“前置法定性与刑事法定量相统一”。立法的生命在于应用,本文基于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刑法规定这一出发点,提出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司法认定中
学位
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破产程序与仲裁程序都在快速发展。商事活动往往具有高效性、保密性,与仲裁程序的特征高度匹配,因此,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手段日益受到商事主体的青睐。近年来,仲裁越来越被传统上不被作为纠纷解决手段的争议所接纳,如反垄断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破产争议甚至是某些侵权行为纠纷等。当一个企业走向破产时,也会涉及到破产程序与仲裁程序的交叉问题。《破产法解释(三)》明确了破产程序不排除仲裁程序的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逐渐进入到普通大众的视野,它在给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社会性问题,商业代孕行为就是其一。商业代孕行为危害了生育管理秩序和代理孕母的身体健康,对社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国外许多国家对商业代孕行为进行专门立法,有的甚至还在刑法中规定了相关罪名。我国出现商业代孕行为已有数十年时间,但相关法律规范却跟不上商业代孕发展的步伐。基于此,通过对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