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归因理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归因就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但已受到了广泛重视。本研究以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英语专业学习困难学生倾向于将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归因于哪些原因,他们的归因倾向有什么特点?2.学困生与非学困生之间的归因倾向有何不同?3.归因研究成果对引导学困生有哪些启示?本研究的主要工具为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问卷基于韦纳的归因理论和郭亨杰的归因问卷模式。问卷覆盖八类原因,即:稳定的、可控制的内因,如学习兴趣、信心等;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内因,如努力程度、注意力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内因,如能力、智力等;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内因,如情绪、疲劳等;稳定的、可控制的外因,如老师的评价、与同学的关系等;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外因,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等;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外因,如任务难度、学习条件等;以及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外因,如运气等。该问卷共涉及20个问题。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9级的120名本科生和杏坛学院英语系同级的100名本科生。作为对问卷调查的补充,研究者设计了3个访谈问题,并选取问卷调查中的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困生倾向于将自己的学习成绩归因于能力、努力程度以及外部条件等维度。他们将学习成绩的失败归因于他们能力差、学习不努力以及缺乏学习兴趣等内部的或稳定的因素,对于偶尔的成功他们则倾向于归因于运气等外界因素或不稳定因素。这种归因具有明显的消极倾向。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英语专业的学困生一般不愿承认任务难度的作用。与学困生相比,英语专业的非学困生则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兴趣、努力程度等,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或运气不佳。这种归因属于积极归因。针对以上发现研究者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引导学困生进行积极地归因,促使其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应当指出,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卷调查的范围有限,学困生与非学困生的划分标准有待细化。因此,归因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