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肖邦为钢琴和管弦乐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无论是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还是在整个钢琴音乐发展进程中,这部作品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作品在浪漫主义音乐基调的衬托下,将具有强烈民间色彩的音乐素材引进到协奏曲这种大型的音乐体裁中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它标志着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在欧洲传统的古典音乐体裁中的体现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本文以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研究对象,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肖邦本人和肖邦的协奏曲进行了概括式的介绍,通过对肖邦生平及创作的阐述,归纳和探索了肖邦创作灵感的来源以及不同时期钢琴音乐的不同风格;另外,论文分别从社会、文化和现实三个方面分析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第二章从曲式、和声、旋律、织体等方面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Maestoso),f小调,4/4拍子,情绪热情、明朗,双呈示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甚缓板(Largehetto),降A大调,4/4拍子。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复三部曲式,采用夜曲形式,情感表达真挚,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ace),f小调,3/4拍子,舞曲节奏。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音乐快速流畅,情绪活跃奔放,描绘了一幕幕民间风格的场景,意境清新,形象生动。第三章主要通过对作品本体的分析,从音乐结构、旋律、节奏和和声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音乐结构上,通过作品曲式结构与古典协奏曲典型曲式结构的对比,总结作品对古典主义协奏曲结构的沿袭和民族风格的个性化创新,展现了肖邦在协奏曲创作的继承和创新精神;旋律上,主要围绕作品旋律的歌唱性和色彩性进行论述,充分展现肖邦在旋律创作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节奏上,通过对第三乐章的节奏分析,展现了贯穿整个乐章的具有典型波兰民族特色的玛祖卡节奏,阐述作品的民族特色,并追溯特征节奏的原形,进一步揭示肖邦创作的民族本质和素材来源;和声上,从半音化的线性和声思维、突破传统的反功能和声进行、功能延伸式的和声手法、音阶化的转调模进手法、离调和弦的色彩魅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和总结了作品在和声运用上新颖、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第四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二度演绎,旋律上归纳作品多样化的旋律进行和不同的织体,深入论述他们的演奏特点;提取作品中的自由速度(tempo rubato)进行论述,阐述其演奏要领;最后论述作品演绎中踏板的合理运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钢琴与乐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