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对T6态的2195铝锂合金帽型试样进行动态加载获得了具有纳米结构的绝热剪切带(Adiabatic Shear Band, ASB)。获得了相应的应力-时间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利用TEM检测手段对加载前后的剪切带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对帽型试样动态加载过程中,在剪切区域形成了绝热剪切带,剪切带中部的晶粒呈等轴状,晶粒大小在50-100nm,在绝热剪切形变过程中析出相已完全溶解于基体,纳米晶内部和晶界不存在析出相。利用采集到的应变脉冲信号计算动态加载过程中的热/力演变历程,结果表明:T6峰时效态2195铝锂合金帽型试样动态剪切变形过程中剪切区域在96μS内平均应变率为1.69×105/s,真应力峰值高达720MPa,绝热温升高至833K,高于2195铝锂合金的最低再结晶温度。这为绝热剪切带内晶粒发生再结晶提供了热力学保证,同时也为析出相的溶解提供了一定的热力学条件。在动态加载过程中,剪切区域中的晶粒通过旋转动态再结晶(Rotation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RDR)的方式由微米级的晶粒转化为纳米晶。利用傅里叶传热方程计算在此过程中热量的传递,发现静态再结晶对绝热剪切带拉长亚晶和纳米等轴晶形成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 Scattering Diffraction, EBSD)研究了剪切带在373K-673K不同温度退火后绝热剪切带的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退火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373K-473K退火后晶粒未发生显著长大,在573K退火后晶粒平均尺寸急剧长大到0.22μm,673K退火后晶粒平均尺寸为1.77μm;显微硬度的测试表明材料在573K左右的温度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该纳米晶粒急剧增大的临界温度为573K,该纳米结构在573K以下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