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发现,动物实验的暴力侵犯行为与中枢 5-HT(5-羟色胺)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有假设认为:5-HT 系统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其功能增强会导致行为的抑制,功能降低则有助于激发各种行为动作。本研究首先为明确人体 5-HT 系统与暴力犯罪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暴力行为的生物学发生机制;其次,通过大样本的问卷测试对不同犯罪性质的男女性进行人格测试和病理心理的比较,以了解暴力犯罪者的心理机制;同时,本研究也探讨了暴力犯罪者 5-HT 系统与人格因素及病理心理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抽取暴力犯罪行为、非暴力犯罪行为及正常人群,结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人群、不同性别、不同犯罪性质人群间 5-HT 浓度的差异性;对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的检查,我们采用经过良好的信度、效度检验且已经在国内广泛使用的 EPQ、PDQ-4、SCL-90 量表,随机对 83名女性暴力犯罪者、84 名女性非暴力犯罪者、113 名男性暴力犯罪者和 93 名男性非暴力犯罪者统一检查,统一评定。 结果:单从性别因素比较,人体 5-HT 浓度差异无显著性;单从犯罪性质比较,人体 5-HT 浓度差异也无显著性;结合性别及犯罪性质比较,男性暴力犯罪人群与非暴力犯罪及正常人群比较,其体内的 5-HT浓度低于非暴力人群及正常男性;在 EPQ 问卷中,无论是性别之间还是犯罪性质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在 SCL-90 问卷中,发现男性暴力组与女性暴力组比较,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分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男性暴力组比男性非暴力组也更多的呈现出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