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态工业园为代表的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简称IES)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机理而构建的区域性人工经济系统,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但是随着IES的逐步成熟,其结构、技术、外部等方面的诸多因素所带来的稳定性问题逐渐暴露,IES稳定性的研究正在成为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学术新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显著影响我国IES的稳定运营,以及如何在中国规避IES运营风险、稳步推进IES建设。 本文以我国IES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从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界定(第1章、第2章)、假设的生成(第3章)、假设的证明(第4章、第5章)、结果的讨论(第6章)展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3部分: 1.界定了基于多学科视角的IES稳定性内涵,提出了我国IES稳定性影响因素假设,开发了我国IES稳定性影响因素测量量表。 论文从控制学、生态学、管理学(企业联盟理论)、产业生态学等学科角度,对长期以来相对模糊的IES稳定性内涵作了辨析与界定。通过文献研究萃取了17个可能的IES稳定性影响因素,在进一步参考国内专家评分与IES实践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10个符合我国IES实践需求、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的待证明假设,并初步构建了我国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结构、外部与技术三维理论假设模型。开发了我国IES稳定性影响因素测量量表,可以为本领域类似研究提供可能的测量工具参考样本。 2.证实了政府支持、技术充足等5个因素对我国IES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验证并修订了第1部分提出的我国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论文首先在全国14个省(市、区)对47个IES开展了统计调查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各样本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稳定性表现进行测量与关系研究,对影响因素假设进行剖析。在对我国某著名生态工业园区开展进一步解释性案例研究之后,论文最终确认了以下5个影响因素显著影响我国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它们是:政府支持、技术充足、成员多样、关键种企业、合作距离。与此同时,信息平台、经济支持、空间距离、领导因素、相互依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上述证明结论基础上修订并最终构建了第1部分提出的我国IES稳定性影响因素三维理论模型。 3.在剖析了政府支持、技术充足等4个主要被证实影响因素对我国IES稳定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因素实践操作难点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