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滇池的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底泥,多直接堆放在岸边,并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不仅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而且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滇池流域的污泥处理关系到整个滇池的治理效果。因此,需要寻找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和实现以废治废的方法。随着现代工业的急速发展,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重金属可以随着食物链进行富集,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和环境。所以,如何消除重金属的危害是当今环境保护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因原料广、吸附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课题以滇池的底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的热解制备底泥吸附剂,研究了热解温度对底泥吸附剂性能的影响;之后将热解底泥用于处理含Cr(Ⅵ)和Cu(Ⅱ)的废水,研究了 pH、吸附剂投加量、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离子强度对底泥吸附性能的影响;再将达到吸附饱和的底泥进行脱附,考察解吸剂种类、解吸剂浓度、解吸时间、解吸温度和解吸次数对底泥再生的影响;最后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本论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的结论:1)在底泥的热解过程中,热解底泥对Cr(Ⅵ)和Cu(Ⅱ)的吸附效果与热解温度非正相关,存在最佳热解温度,其中在500℃下热解2h的底泥残渣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量最大。2)热解底泥对Cr(Ⅵ)和Cu(Ⅱ)的吸附量和去除率都随pH的改变而改变,Cr(Ⅵ)的去除率和吸附量随着pH增加而减小,Cu(Ⅱ)的去除率和吸附量随着pH增加而增大;增加吸附剂的投加量,Cr(Ⅵ)和Cu(Ⅱ)的去除率上升,但是单位吸附剂吸附容量迅速减小;随着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量在逐渐增加,但去除率在渐渐降低;吸附量和去除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热解底泥吸附Cu(Ⅱ)的最佳温度为25℃,吸附Cr(Ⅵ)的最佳温度为35℃;溶液中钠离子对吸附的影响明显小于钙离子的影响。当pH为6.0,吸附温度为25℃,离子初始浓度为20mg/L,吸附时间为15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0.5g/100mL时,热解底泥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qmax)为3.2013mg/g;当pH为6.0,吸附温度为35℃,离子初始浓度为20mg/L,吸附时间为150min,吸附剂投加量为0.5g/100mL时,热解底泥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qmax)为 3.9904mg/g。3)热解底泥对Cu(Ⅱ)和Cr(Ⅵ)的吸附模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这说明热解底泥对Cu(Ⅱ)和Cr(Ⅵ)的吸附是在单层与多层之间同时进行的。4)吸附过程中,△S>0,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H>0说明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G<0,说明吸附过程是不可逆自发进行的。热解底泥对Cu(Ⅱ)和Cr(Ⅵ)的吸附是不可逆自发的吸热的过程。5)热解底泥对Cu(Ⅱ)和Cr(Ⅵ)的吸附更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和粒子内扩散方程模型,说明重金属离子在底泥上的内扩散也不是该吸附的唯一的控制步骤,是由多种吸附机制共同的参与到整个过程中的。吸附过程是同时受液膜扩散、粒间扩散、表面吸附和络合吸附共同作用。6)HCl是较理想的解吸剂。解吸率整体上均随解吸剂浓度和解吸时间、温度、解吸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由以上结论可知,底泥热解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廉价的吸附剂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