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任光荣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及治验
目的:整理、总结及传承任光荣主任医师脾胃病诊治的学术思想及治验。
方法:从师三年来,通过门诊随诊,病房查房,上课学习等途径学习导师任光荣的学术思想及治病经验。
结果:导师任光荣主任医师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指出在明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前提下,灵活调节升与降,辨别寒与热,掌握虚与实,注重润与燥之间的辩证关系,使脾胃调和,中州得运,无事更迁,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论:任光荣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在指导脾胃疾病的诊疗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第二部分、抑激散防治腹泻型IBS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抑激散防治腹泻型IBS的疗效。
方法:苏州市中医院门诊腹泻型IBS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抑激散治疗组30例和得舒特对照组26例,治疗4周。
结果:抑激散治疗IBS-D患者1个疗程后,治疗结果显示:抑激散治疗组在腹胀及排便不尽等临床表现与得舒特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腹痛,大便次数,大便形状,粘液便,情绪不安及失眠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抑激散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含量均明显降低。抑激散组治疗IBS-D有效率为86.7%,对照药得舒特组为88.4%,两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抑激散可通过降低血浆胃肠激素水平,有效改善腹泻型IBS的临床症状,由此对腹泻型IBS的防治产生一定的疗效。
第三部分、抑激散防治腹泻型IBS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抑激散防治腹泻型IBS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一:建立番泻叶结合束缚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抑激散治疗大、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得舒特)治疗组。连续给药4周,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毛色状态,饮食情况以及稀便级别等。放免法检测血浆和结肠组织中胃肠激素如SS、5-HT和VIP含量,光镜下观察结肠粘膜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各组大鼠的粪便和肠道的菌群变化。结果:造模动物灌服番泻叶后出现稀便,体重增长缓慢,一周后部分动物行动迟缓,少量动物严重腹泻、消瘦、最后死亡。给药期间,用药各组动物活动状况明显好转,特别在给药两周后,其活动神色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药物治疗前一天及治疗第7、第14、第21及第28天时大鼠稀便级比较,抑激散治疗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番泻叶引起的腹泻,对稀便级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浆和肠道粘膜组织中5-HT、SS、VIP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抑激散对IBS-D的肠壁组织病理变化有较好的改善,尤其是大剂量组大鼠肠壁表现为轻度炎症性改变。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粪便和肠道中各菌群(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但给药组各菌群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
方法二、抑激散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小鼠影响的实验研究。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动物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造成小鼠脾虚模型。同时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3组动物每天分别灌胃给予大、小剂量抑激散和阳性药得舒特,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0天。观察小鼠的外观体征及可能出现的脾虚症状,观察动物死亡数,取脾脏称重,计算脏器系数。
结果:抑激散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小鼠降低的脾重指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方法三、研究抑激散对小鼠肠蠕动的影响。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除正常组灌胃蒸馏水外,各组动物每日分别灌胃给予大、小剂量抑激散及对照药得舒特,连续5天。最后一次各组均用10%墨汁配置制相应药物,给药15分钟后,处死小鼠,剖取小鼠小肠,分别计算小肠墨汁推进百分率。结果:给予抑激散后,小鼠的小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抑激散可明显改善IBS-D大鼠的行为活动、毛发色泽和稀便级别、体重增长近似正常;可明显降低IBS-D大鼠血浆和肠道组织中SS、5-HT、VIP的含量;对肠道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也有一定改善;对利血平所致脾虚小鼠脾重指数的降低有一定的提高;并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肠道蠕动能力。